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

第217章 就挺不是東西的(1/3)

    張冠軍和二建聯係了一下,兩個人開著車跑去和那邊見了個麵,張鐵軍和對方溝通了一下方案。也算是認識一下混個臉熟,大家以後需要長時間打交道。

    張鐵軍和二建的工程師把幾個工廠,物流集散中心的規劃討論了一下,給他們講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麽,需要實現什麽功能和目的。

    住宅和辦公樓,酒店不需要這種溝通,那邊是要走設計院的。

    這一談就到了中午,兩個人就在二建這邊對付了一口。

    下午,張冠軍和張鐵軍又和二建的工程師,項目經理一起去了動物園,到現場繼續討論。

    二建的速度也是挺快的,估計是手裏也沒有什麽大活,相應的機械設備人員都已經過來了,已經開始了平整工作,規劃道路和管線。

    這會兒已經收秋,菜地裏已經空無一物,也涉及不到什麽賠償,正是幹活的大好時候。

    這個時代的人聽話,政府下個通知就會執行,還不存在什麽講條件抗拒的思維。主要是這個時間的安置工作做的也比較到位,方方麵麵考慮的都很周全。

    邊上涉及的那個小廠還有星星落落的十幾戶人家都不用催,自己就主動搬離了。

    “外圍和外麵接觸的地方砌磚牆,裏麵這邊就拉上圍網就行,砌牆太浪費,以後挖溝下管也不方便。今年下凍之前爭取把地下管線主體弄利整。”

    “行,就按你們的計劃辦,我倆沒意見。”

    “再一個就是,這邊的廠房倉庫我們建議全部上鋼結構,又快又省事兒,將來拆也方便。鋼結構拆下來還是東西也不浪費。”

    “全部上鋼結構的話,將來的取暖會不會有影響?”

    “你這肯定是要起大鍋爐的,取暖問題不大。”

    東北雖然是全國最早開始集中供暖的地區,但事實上八零年的時候隻有十座城市有供暖係統,而且也不是全覆蓋。到八九年增加到了八十一座城市。

    主要是原來那會兒住宅以平房舍宅居多,平房不供暖,都是火炕。

    九零年這會兒,除了住宅樓房實現統一集中供暖以外,企業廠礦單位都是自己管自己的。鍋爐的建設安裝還是必需配套設備。

    這個時間段還歡迎工廠自備發電,可以成立自己的發電廠。(八五年開始)

    “還是需要仔細考慮一下取暖問題,冬天不可能讓工人凍著手幹活,而且要考慮綜合成本。”

    鍋爐是肯定要建的,但是需要考慮的方麵有很多,建築本身的保暖性還是很重要。

    從動物園回來,張鐵軍開始考慮沈陽這邊的公司結構,自己到這會兒還是孤家寡人一個,得準備找地方招人了,得趁著冬天把架子搭起來。

    就很頭疼,不弄又不行。不過因為是搞港資合資,到是不愁招不到人。說實話這個年代私人公司招人還是有點困難的,除非是外資。

    他在等香港公司的執照拿到手。不隻是要成立合資公司的事情,拿到執照他就有了往來香港的身份,也就是可以隨意出境了。

    香港的公司雖然隻是個工具,但張鐵軍可沒想過這麽浪費,他是準備過去在那邊認真籌劃一番的,包括張冠軍的貿易公司。都有大用。

    就是有點分身乏術,需要找到人來幫自己。老板可以很累,但也可以不累,就看怎麽選擇。張鐵軍感覺自己應該趕緊建一個團隊才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