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

第2191章 支柱產業(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楊正昆選擇了第二條路,在白度沒做出成績的項目他有點不甘心,如果當初白度還能繼續投入,說不定用不了多久那個項目就會成功。

    但他也考慮了風險。

    商業公司都是逐利的,而這個項目很可能麵臨在白度那樣尷尬的境地,投入太多產出太少,沒人用的結果就是項目最後被撤。

    但是楊正昆沒有改變主意,而是堅定地組建團隊攻克這個難題,做分布式數據庫。

    所謂的數據庫就是有效地管理和存取大量數據資源,提高數據的共享性,使多個用戶能夠同時訪問數據庫中的數據;減小數據的冗餘度,以提高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提供數據與應用程序的獨立性,從而減少應用程序的開發和維護代價。

    當時掌握在米國人手裏的數據庫都是集中式的數據庫。

    集中式數據庫通俗點解釋就是把數據的儲存和處理集中在一台計算機上。

    優點是大多數功能如修改、備份、查詢、控製訪問等都很容易實現。

    數據庫大小和它所在的計算機不需要擔心數據庫是否在中心位置,小企業可以在個人計算機上設立一個集中式數據庫,而大型企業可以由大型機來控製整個數據庫。

    缺點是當中心站點計算機或數據庫係統不能運行時,在係統恢複之前所有用戶都不能使用係統。而且從終端到中心站點的通信開銷是很昂貴的。

    一旦有眾多的用戶在一個時間段同時提取數據還會造成服務器崩潰。

    它最大的缺點是儲存的數據有限,一旦這套數據庫儲存滿了,你就再買下一套數據庫。

    西方人的觀念裏沒有什麽合作共贏,有的隻是瘋狂掠奪,不榨幹你最後一滴血絕不罷休。

    掌握了壟斷技術的西方人還會請扒狼皮?

    就拿世界最大數據庫公司加固文來說吧。

    IOE——IBM小型機 Oracle數據庫 EMC存儲設備,這就是加固文標準的數據庫設備,是從開始到後來三十年華國企業的IT標配。

    這一套硬件設備的成本就數以億計。

    一套設備存儲滿了你就得買下一套設備,像阿裏巴巴和白度這樣的公司,最高峰的時候這樣的設備公司裏成百上千套。

    它還有一個缺點是,你想要臨時增加一些服務器承載更多流量,還得提前幾個月下訂單。

    這裏還有一個霸王條款,就是你公司的數據一旦流量下降,設備閑置卻依然要為此持續支付每年的使用費。

    你有什麽意見,對不起!廁所提去,愛要不要!

    這樣分布式數據庫的概念也就有人提出了,而且提出的時間還非常的早,七十年代就有人提出了。

    分布式數據庫就不是把數據存放在一台計算機上了,而是無數台計算機上。

    每一台計算機都都局部應用和自治處理能力,並且同時還能參與全網處理,這樣就大大分擔了計算機工作的壓力。

    二十年後,人們管這個叫雲。

    分布式數據庫無論從處理速度還是儲存容量上都是集中式數據庫無法比擬的,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成本。

    但是它自然也有它的缺點,而且還是無法解決的大難題:就是這些串聯的計算機都達不到金融級別的穩定性,如果其中一台機器罷工,容易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般的連鎖反應——最終整個網絡都會集體崩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