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

第2086章 窪後的變化(1/2)

    萬峰把車停在橋頭的空地上,抱著兒子從車裏出來來到橋頭。

    橋頭立有一塊石碑上麵刻著:老道口橋,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號竣工。

    原來是去年冬天竣工的,怪不得他不知道。

    這座橋所處的位置在上遊的水電站和下遊的橡膠壩之間,正好處於兩者之間的中心位置。

    這邊岸邊的堤壩一水的青石護坡,水泥勾縫。堤岸上則紅磚沿河岸鋪路,期間還修建了花壇和假山,還安裝了路燈。

    花壇裏的花兒朵朵,爭奇鬥豔景色非常的美,連空氣中都飄逸著淡淡的花香。

    有些青年情侶拿著照相機在河岸和橋上擺出各種姿勢照相,這些紅男綠女本身又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年輕真好!

    萬峰發出了一聲感歎,弄出一副自己已經七老八十的樣子。

    別看這岸花紅柳綠的,反觀對岸就是原生態了,以前是什麽樣現在還是什麽樣。

    河對岸隻有很少部分的土地是將威的,大部分都是孤山鄉孫家堡的,雖然在以將威為中心的帶動下,孫家堡和大堡子也發展了一些副業,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

    但是財力自然沒法和窪後比,它們還沒有精力來治理這條河。

    對岸的堤壩其實也應該加高加寬,也用青石護坡,這樣起碼發水的時候不至於衝毀河堤衝毀對岸的農田。

    等問問懂行的人,把河對岸這一截堤壩休整一下需要多少錢,不行這錢南灣出了。

    這樣一來這一段河不但安全了也好看了。

    下遊的橡膠壩區域也打造一下,夏天的時候這個灣裏放些遊船,收拾收拾完全可以改成一個水上的休閑樂園。

    萬峰的心裏很快就把這裏進行了一番規劃。

    萬重洋拉著萬峰的手在橋上撒歡,不時發出嘎嘎的笑聲,這貨最欠揍的地方是竟然騎著護欄,想把腿往橋外麵伸。

    這不是找揍嗎。

    橋上不少人都是窪後和窪前的,很多人都認識萬峰,不時有人和萬峰打招呼。

    通過和他們聊天,萬峰知道這條路一直通到孫家堡,然後順著孫家堡的土路可以通到那條國道上。

    整座橋和到孫家堡的水泥路都是窪後投資修建的,就是為了緩解窪後大集的交通疏散問題。

    “今年,從山後到孤山的那座橋也會通車了,用不了幾天了。”

    從山後到孤山的橋還沒通呀?

    那座橋如果萬峰還在窪後的話怕是早幾年前就建上了,哪裏會等到現在。

    這樣窪後就有四條通向外麵的路了,將極大地緩解交通擁堵的問題。

    現在到窪後來提貨的各種車輛一天有幾百輛。

    窪後彈丸之地,幾百輛車如果疏散不及時,說堵死就堵死了。

    除了修橋外,窪後還在積極地拓寬道路。

    欒長遠這幾天就在和李泉商議擴建小樹屯到窪後的車道,準備把原來的雙車道擴建成四車道。

    中間本來還有一段是屬於窪前的,但是比財力窪前就和窪後小樹屯差遠了,他們隻出擴建道路的土地就行,錢就不用他們出了。

    李泉就來問萬峰。

    萬峰的意思是既然要擴建那就不如趁著這個機會把烏黑公路工業區這條路也擴建一下,東到黃輝和黃家嶺交界西到平山和烏爐村大溝村交界都擴建成四車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