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

第2073章 戰略定位(1/2)

    諸國雄他們在開發區待了三天,在通過空載負重測試後,基本上對這款大車持讚賞態度。

    “這種車你們還能開發出多少個品種?”為首的一位總後勤部的領導問。

    “經過這次研發,我們確信六軸到八軸的車我們全可以開發。”回答這個問題的是文光華,自信滿滿。

    這款車他們算是整整鼓搗了兩年了,期間攻克了無數的難關,但是專利就申請了近百項。

    “六軸以下的呢?”

    “我們萬總說了,六軸以下的就不研究了,飯不能都自己吃了,國內不是還有其它的企業在研發嗎!”

    當時萬山也在研究特種車,嚴格來說萬山研發的時間比南灣還早,隻是他們的技術儲備沒有南灣強,才會讓南灣後來居上。

    不說別的,當時萬山整個企業的員工還沒有南灣的技術人員多,它們整個企業的人數甚至沒有南灣一年招收的大學生多。

    南灣這幾年起來的做出成績的人都是大學生。

    所以它們拿什麽和南灣比?

    但是萬峰還真沒有往六軸以下發展的計劃,六軸以下的載彈車技術難點相對低一點,讓給別人做也未嚐不可。

    有飯大家吃有錢大家賺是萬峰的做人準則。

    華國軍方現在對六軸七軸是有要求的,因為有一款洲際導彈有上車的想法,至於八軸聯動的車暫時還沒有對應型號的導彈配套。

    “這輛車什麽時候可以量產?”

    “它還要經過沙漠戈壁和熱帶雨林的試驗,這一項試驗完畢就可以生產。”

    這是兩個必須要測試的項目。

    那位大領導沒有再說什麽。

    在萬峰送這些人離開了開發區的時候,諸國雄問起了南灣增援的事情。

    “顧紅忠帶隊,他正在挑人,年後這些人會到軍區去。”

    諸國雄滿意的點頭。

    “你這車如果量產了一輛會值多少錢?”

    “不會低於二百萬,具體成本我也不太清楚,我隻是說個大約的數字。”

    起碼可以肯定,這輛車出廠真的不會低於二百萬,成本最低也在百萬之上。

    這一回諸國雄倒是沒有嫌貴的意思。

    送走了軍方的人後,萬峰和文光華又商討了一些南灣汽車在九六年度該幹的事情。

    萬峰在車間裏看到了正在組裝的大型翻鬥樣車。

    看完樣車又去看了發動機變速箱研究所。

    柴油發動機的研究單位也隨卡車到開發區的時候跟著來到了這裏。

    這個研究所現在有技術人員二百八十多號,幾乎清一色的理工大學畢業生,帶隊的青年叫臧俊冠,人送外號臧軍官。

    這裏有十幾款發動機和液力機械變速器在研發,從五到六升開始到十升的發動機都有。

    當然也少不了小型柴油機的研發。

    將來南灣微汽依然會有乘用車麵世,小型柴油機現在就是不用也不能扔下研發。

    九十年代中後期,國內的中重卡發動機市場其實是非常混亂的。

    重汽發動機和康明斯合資,名噪一時的CQ6140發動機逐漸退出市場。上柴在6135柴油機徹底沉淪之後,才發現前方無路,隻好和日野合資生產P11C發動機,一方麵則進軍中卡發動機配套市場生產配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