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國神工

第015章 太棒了!(1/2)

    “那個張君正能夠徒手加工這種高精度的曲軸,並且他正在給水木大學機械廠加工這種數控機床,這種高精度機床有很大的可能性造出來。”

    廖傑開口說道:“如果這種機床實在造不出來,我們從國外進口幾台高檔的機床讓這個張君正給我們開發新的工藝技術還是可以做到的。”

    “廖總,到現在我都不敢相信就是這麽一個大學生徒手就能擁有如此高的加工技術……”

    這名姓陳的總工感慨地說道。

    “如果不是他,這次我們過來別說是引進4B18型號的發動機產品技術了,就連4G63係列發動機的國產化項目他們都不會同意。”

    廖傑說道。

    差不多一個星期後,已經完成裝配的電主軸被張君正小心地安裝在了工作間的這套電主軸測試平台上。

    雖然張君正自身的這種雙目3D測量功能已經測量出了自己設計組裝的電主軸高速旋轉中主軸跳動位移量隻有零點零一微米的程度,可以說已經比現階段任何一家的電主軸產商技術水平都要高!

    當然,能達到這個水平主要還是因為張君正自己設計研製的這種磁懸浮軸承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不過他自己對電主軸的測量結果此時是沒有辦法向朱毅教授和譚明喜等博士學長直接說出來的,隻能是通過儀器設備測量出來才算數。

    為了對完成裝配的電主軸進行測量,這些天他主要是和楊陽和這些學長學姐們一起動手為這台電主軸設計研製測試平台。

    這個中間朱毅教授原本是想利用這種光纖聚焦鏡頭技術對電主軸進行測量,因為這是現階段國外最先進的非接觸激光測量係統。

    不過這種測量係統國外設備廠商才研製出來,這樣的儀器設備非常貴。

    在張君正的建議下,朱毅教授同意用張君正設計研製的這種磁懸浮軸承位移傳感器基礎上重新進行了設計製造,主要是對傳感器的又重新進行了優化。

    張君正原本想出來的這種測量電路能夠測量線圈電感和電阻的微小變化,而朱毅教授則是對探測線圈的設計參數進行了分析和優化。

    結合張君正驚人的製造加工技術,這種通過不小優化的電渦流傳感器係統在實驗室測試過程中達到了驚人的十納米分辨率!

    原本像這樣的傳感器係統研製時間至少得一年半載甚至更久,不過張君正已經為這款傳感器打下了非常好的技術基礎,所以研製起來非常快。

    下午的時候,在朱毅教授屏息凝視的注視下,電主軸在測試台上開始進行測試。

    一開始的測試隻是測試電主軸低轉速,中間還會測試中速運轉,然後再測試六萬轉的高轉速。

    測試時間一直持續到了晚上才結束。

    拿到了測試數據的朱毅教授和張君正等人都是迫不及待地進行分析。

    在看到電主軸在高達每分鍾六萬轉高速運轉過程中芯棒遠端徑向跳動量竟然隻有零點五微米,朱毅教授忍不住摘下眼鏡使勁揉了揉眼睛。

    再三確定這個數值後,朱毅教授忍不住用力地拍了拍張君正的肩膀,興奮地說道:“小張,你的電主軸作品實在是太棒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