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924章秋考(1/2)

    華夏的秋季國考開始了,這是滅掉趙、齊之後,推行新政,設立官學,編戶齊民後,又一次跨區域的大事件。

    各地士子都聽聞了燕國的新法,關於科舉考試,任官選能,都很興奮,尤其是趙地、齊地的才子們,這幾年也相繼進入郡縣官學的學校學習,或是購買了書籍回家鑽研,自信滿滿,覺得可以考個好功名。

    戰國時期,根本沒有科舉考試,也沒有學校,都是私學、家學,或者門派之學。

    入仕途也是依靠人推薦,朦朧的察舉製,以賢明和口才、謀計被使用,沒有一個標準,絕大多數的士子是沒有用武之地的,坦白說,就是沒有入仕途的門徑。

    這次燕京舉行兩年一次大考,選拔各地人才入京考試,一旦成績優異者,選拔出來,在燕京學府被係統培養半年,學習新律法、條令等,然後派往各地做官,除政治為官外,還有其它方麵,比如科研、算術、造船、經濟類等,吸納各種人才。

    有了晉升之路,燕、趙、齊三地的知識分子,被擰成了一股,利益相輔相成,都在一個圈子內,相互同化。

    辰淩通過這樣的方式,選拔人傑,清除官場錄用體製,籠絡知識分子,把有思想的士子們,都爭取到朝廷一方,可以很好控製社會輿論。

    一時間,各地士子們紛紛入燕京,絡繹不絕。

    “燕京秋考,兩年一次,選拔人才,這回是第一次燕、趙、齊三地同時選拔,意義重大啊!”

    “是啊,燕京作為華夏國的京城,聽說很繁華,這次我們齊地士子們,要與燕京學府一些士子,鬥一鬥學問,看他們官學培養的人才,是否有真才實學!”

    “燕王曾下旨,一視同仁,以後我們都是華夏的人了,不分遠近。”

    這一路上,士子們議論紛紛,談天說地,經史子集,引經據典,都在向燕京聚集。

    如果這件事能順利完成,對黃河以北的半壁江山統治,無疑更加牢固了。

    洛語嫣、楚非煙兩大才女親自出題一部分,翰林院、教育司也出題,最後由辰淩親自挑選,適合當世使用,能起到穩定大局,比較務實的題目,涵蓋算術、國學、經學、自然物理、治國方略等。

    ………

    楚懷王率領一些寵臣,以及後妃之主鄭袖等人,一路北上,五千宮廷禁衛軍護行,到了淮水以北,駐防北方的楚軍又出動了三萬,浩浩蕩蕩,趕往會盟地點,齊燕接壤之地。

    秋風卷地,如風刀一般,不斷割掉曠野上的草木,越往北走,景物越是蕭索,不像江南之地那樣四季常青。

    楚懷王熊槐坐在一輛鑲嵌黃金的大型轅車上,與其說是車廂,不如說一座活動的行宮,木質建造的小型宮殿,隻有八十平方,但是內置臥室、外殿,

    滿屋琳琅玉器,裝飾高雅貴氣,落地的青銅燈柱,吐著檀香的銅鶴,入門幔簾卷起,外殿有背倚屏風的書案和黃金雕刻的榻椅。

    楚懷王如此興師動眾,是想向燕昭王展示一番,楚國的富有和國力,不想矮人一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