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913章循循利誘(1/2)

    楚懷王把蘇秦請到了後宮禦書殿,平時批閱竹簡、奏折的地方,隨行的大臣有靳尚、景痤、子蘭幾人,不是近臣就是寵子,像屈原等耿直的人,被排出在外了。

    本來楚懷王就不是多智謀之人,身為人君,不能兼聽,而且自有愚蠢主張,不懂駑人之術,自然身邊多是阿諛奉承的小人。

    靳尚、景痤等人都私下收了蘇秦派人送去的重金珠寶,因此對他的觀點格外讚揚、吹捧。

    楚懷王好奇問道:“蘇大夫,寡人聽聞噻,燕國現在變革很大哩,派去的使節,民間的商旅回來,都不住稱讚燕京城的宏偉和繁華哩,百姓富足,有不少新鮮玩意兒,是否言過其實咧?”

    蘇秦看著有些老態龍鍾的楚懷王,滿嘴閩粵一帶的‘哇哩咧’口頭禪,微微一笑:“燕國成功變法,不亞於商鞅在秦的變法,而且更為徹底,如今兼並了齊、趙,重新整編民戶,分封土地,輕徭薄稅,這兩年來,各地農戶富足,工商發展,兵強馬壯,帶甲兵士近百萬,鐵騎二十萬,橫掃草原大漠,驅逐東胡,占據燕國以北,幾乎擴了疆域一倍,加上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帶,現在的燕國,可謂泱泱大國了。”

    楚懷王聽得心的直打顫,再仔細一想楚國的兵甲,不足四十萬了,而且這些甲士,還摻雜了各地小邦,如夜郎、古滇等小國派出來服兵役的人數,其實都駐紮在當地的塞口,真正能調動的楚軍,不足二三十萬了。

    楚國雖然地盤大,麵域廣,但是南方多山嶺和高原丘陵,參天古木,隔山閉塞,各地風俗基本不同,方言也多,相互並無太多交流,雖然名義上,這些土邦小族,南夷部落向楚依附,但是並非完全意義上的君臣關係,更像是南方盟主地位!

    所以楚國看似大國,但真正能調動的實力和兵源北上,中原爭霸,還是有缺陷的;不像魏、趙、秦等國,地方官員與朝廷,是君臣直屬,政體嚴謹,指揮若臂。

    靳尚和景痤、子蘭等人聽到燕國如此厲害了,心中都暗自慶幸,燕國隻想統治黃河流域以北的地盤,宋、魯等靠臨楚國的疆土都要送給楚國了,這可是天大的幸事。

    最主要的是楚國能與燕國交好,不必遭受燕國鐵騎的威脅,一舉多得,太劃算了。

    “君上,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楚國大興之兆啊!”

    “天佑大楚,降此鴻運!君上可不費一兵一卒,開疆拓土,功勳淩駕曆代先王啊!”

    靳尚、景痤用詞毫不吝嗇,大肆喝彩,襯托楚王的為君魅力,不戰而開疆拓土!

    楚懷王一聽,大有道理,不用楚國出兵鏖戰,就能獲得土地,哪有這等好事,若非燕國的疆土已經太大,無力吞噬、掌控,也不會白白便宜他楚國了。

    前後道理都能說得通,楚懷王疑心盡去,有些飄飄然,問道:“與燕交好,實屬寡人心願,南北聯合,並尊天下!”

    蘇秦談笑道:“燕楚聯盟,絕對互惠互利,燕人生於苦寒之地,不願踏足南方濕潤多雨的地方,而楚人也不願意進入天寒地凍的邊塞,所以燕楚是沒有矛盾的,縱觀數百年春秋亂世,戰國爭霸,唯獨燕與楚,不曾真正交惡,兩國乃友善之邦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