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872章戰死沙場(1/2)

    長劍為號,鼓聲做令,弓如霹靂弦驚,來來往往,箭似飛蝗。

    漫天的殺聲中戈光劍影,殘酷無情,廝殺聲驚天動地,燕軍鐵騎,有腳蹬穩住身形,手持陌刀揮舞靈活,擺出最適合的騎兵衝擊陣法,放入狼入羊群一般,洪流趟過,腳下一片死屍。

    魏軍哪見過這樣的勇猛的騎兵,簡直打破了他們的對騎兵的概念,魏國也有騎兵,但是騎士隻能一手持槍,一手攥緊馬鬃,穩住自己不從馬背上摔下,現在可好,燕軍的騎兵卻沒有這些顧忌。

    “燕軍太猛了,撤退--”

    新垣衍看到燕軍騎兵的威勢後,也沒有了繼續作戰的想法,立即下令中軍和後麵的壓陣隊伍,趕緊掉頭撤走,如果再不掉頭,魏軍自己相互擠壓踩踏,被燕軍鐵騎一衝,幾乎都要覆滅在此,毫無還手之力了。

    後方的壓陣魏軍,看到前麵大亂,以及燕軍排山倒海的衝勢,也有些打怵了,此時撤軍的鑼聲響起,立即掉頭就跑,一片散亂,完全沒有了陣型。

    周淮英等人都是武者出身,本身劍術高超,但是帶兵經驗少,又自恃清高,平時不會向低級武官詢問帶兵之事,所以一到了這種慌亂時候,四周都是撤退的兵馬,也不知如何指揮,按部就班,保持陣型,相互掩護,一段段地有效撤退。

    燕軍騎兵在前,輕甲兵在後,追殺魏軍,這種局勢成了一邊倒。

    再加上河灘就在身後,跑到岸邊,本想渡船準備撤離,但大船不知何時被對方斥候燒毀了,滿天火海,在黃河水麵上熊熊燃燒,徹底擊垮了魏軍的意誌。

    如果這個時候,主帥有一定的威望和見識,立即組織參與兵力,來個背水一戰,絕境逢生,說不定還能反撲一下,可是,後方軍陣的林驚羽、周淮英等人,卻不懂這些。

    在曆史上,韓信曾帶兵在井陘河邊,背水一戰,那是因為韓信精通兵法,懂得在戰前就做好的動員,提前把自己一方的劣勢說出來,沒有了退路,激起所有人的殺氣和視死如歸的士氣,所以以少勝多,成為曆史上的經典戰例。

    同樣,項羽帶兵三萬楚軍,要與數十萬章邯大軍作戰前,也是破釜沉舟,激發士兵的血性和不畏死的氣勢,同樣成為一個經典,由此獲得戰神之名!

    可是,這種劣勢激發將士的做法,並非誰用都好使,事實上,被追殺到絕境,將士軍心崩潰,沒有了抵抗之心,隻顧逃命,這才是人類常見的本能求生欲,和正常行為,所以被這樣打敗的例子多不勝數。

    曆史上,魏晉南北朝,五華亂華時期,前秦軍隊以弱勝強、屢戰屢勝,最後卻在淝水之戰時百萬秦軍一敗塗地,謝玄、王猛以十萬步卒北府兵,大敗前燕數十萬大軍,便是因為前秦軍方首領,本想讓北府兵渡河之後,半度擊之,可沒想到,大軍後撤時,相互踩踏,一下子潰不成軍,三軍慌了神兒,沒有了抵抗之心,隻顧逃跑。

    置死地而後生,隻有名將才做得出來,可不是誰都辦做到的,往往大部分將領,都是崩潰自殺。

    魏軍主帥新垣衍、董祉岐率領的中軍被燕軍先鋒騎兵層層圍住,所以無法指揮後麵的壓陣兵馬,所以才造成這樣一盤散沙的局麵。

    “殺--”

    廝殺聲正烈,藍色的燕軍,與紅色的魏軍,仿佛冰火相遇,不能同器一般,相互不容,很快,藍色的軍團就逐漸吃掉紅色的隊伍,一直殺到了黃河岸邊,血流成渠,流入河水中,染紅了黃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