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866章咫尺天涯(1/2)

    辰淩安排了廉頗重任,就是阻擋秦軍從太行山北麓,井陘關衝過來,直接攻擊燕國,切斷前線與後方的糧道和補給線,危及京師,被迫後撤那就糟糕了。

    而且辰淩知道,自己禦駕親征之後,把重軍都調集在黃河沿岸,與盟軍對峙,導致後方兵力虛弱,以秦軍的狡詐,擅長出奇兵奔襲,辰淩斷定,當秦國得知自己帶大軍在前線與魏、韓、楚廝殺的消息,必然會調動精銳大軍,攻打井陘關。

    因為這樣,秦軍既可以減少傷亡,縮小攻擊範圍,直搗黃龍,而且還讓三國盟軍與燕軍在黃河沿岸兩敗俱傷,完全符合秦國的利益。

    辰淩來到後院住宅區,看著澹台清兒的房間仍然亮著,心中一動,推門進入。

    “清兒,還沒睡呢?”

    澹台清兒正對著一副山河圖靜思,不斷在地圖上,畫著行軍路線、防禦區、伏擊區等,抬頭看見燕王進來,淡淡一笑,說道:“你來了。”

    “嗯,清兒,行軍這幾日,一路上車馬勞頓,還習慣嗎?”

    澹台清兒眉目如畫,仿佛書畫中的仙子,從畫卷中走出來一般,不染塵凡之氣,莞爾道:“隨軍出征,雖然辛苦,但是能學到很多東西,把以前的理論,與實際結合,更加直觀理解,史書中常寫到,數十萬軍隊的戰爭,但都是一筆而過,今日我跟隨出行,才感覺到,出征大軍受製約的因素非常多,大軍每日的消耗,後方動用的民力,更是不計其數。”

    辰淩穿越回來,也是這種感覺,以前看電視上,大軍廝殺,似乎很簡單,但真正回到古代戰場,作為統帥,才明白坐鎮三軍有多大責任和難度,特別是傷員治療、糧草供給、軍械損壞等等,每日都會有一堆的數據,讓你批閱拿主意。

    就拿糧草消耗來說,四十五萬燕軍遠離本土數百裏,需要從後方運糧草,這個時代沒有火車,馬匹都用作戰馬,拉車很少,隻能用牛車和民夫,耕牛也有限,所以大部分都是用民力推車。

    而這個時代的車軲轆都是木質的,車軸質量也差,所以行走起來,非常不便,長途跋涉,從燕國各地糧倉聚集,然後送往邊關,這就需要動用各地無數的民夫,再從邊關運往數百裏外的前線,動用的壯丁更是成倍疊加,途中消耗巨大。

    所以說,四十五萬的燕軍作戰,後方輜重苦力和民夫征調,就會動用數十萬人,傾國之力。

    戰爭,國之大事,一點也不假。

    “跟廉頗交待好了?”

    “嗯,已經交待下去了,調給廉頗五萬精兵,死守井陘關,拖住秦軍!”

    澹台清兒輕輕一笑道:“那就好了,這一計引蛇出洞,就是要把秦軍的主力全部吸引到井陘關一帶,剩下韓、楚、魏,變成了烏合之眾,逐一擊破,便容易很多了。”

    辰淩也明白,澹台清兒特意這樣安排,就是揣摩到秦國得知燕軍後方空虛,一定會不與盟軍匯合,獨自饒走太行山,準備突破井陘關,然後直搗易水北岸,燕京都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