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864章禦駕親征(1/2)

    燕王要禦駕親征,讓樂毅、劇辛等軍機大臣們都吃驚萬分,這次麵臨的是四國盟軍,六七十萬的人馬,可不是討伐太子平作亂時,六七萬大軍了。

    “君上,萬萬不可,行軍統兵,乃國之大事,絕非兒戲,君上雖是治國明主,但要禦駕親征南下,卻未有先例,在這種劣勢之時,一旦失敗,會軍心大亂,國將崩塌。”樂毅首先勸慰道。

    劇辛、蘇秦等人也都是同樣的意見,紛紛勸阻。

    辰淩很是無語,又不能明著說出自己另一層身份,隻好找借口道:“這次抵擋四國盟軍,幾乎要麵對四大戰場,至少需要四名副統帥,獨擋一方,現在我燕國能調動的隻有四十萬軍馬,將領不足,在士氣和聲威上,都占著劣勢,所以,寡人才要禦駕親征,在趙國境內,指揮三軍,衝鋒陷陣的還是那些將領,隻是需要寡人調度一下而已,又不是寡人帶兵衝殺,你們慌什麽,這叫‘天子禦國門’好讓燕國百姓安心。”

    幾位大臣聽了燕王的話,也覺得有些道理,君王出征,的確有振奮人心,提高士氣的作用,但就怕受到傷害,畢竟刀劍無情,流矢無眼,說不定會被遭遇意外。

    辰淩說道:“寡人心意已決,這次出征之後,國內朝政奏折,可政事堂、樞密院聯合整理,重要大事以快馬飛報前線,其餘小事,由兩部門議論決策,另外,如果擊敗了盟軍,有兩件事比較急,一是趁熱打鐵,拆散四國聯盟,瓦解他們的抵抗意誌;其二,更改國名,把燕改為華夏,三公九卿製,更改為三省六部,五監九寺,細化朝廷各部門職能,這兩件事,外交和國政,非常重要,需要蘇秦和樂毅牽頭來做。”

    “更改國名?變燕國為華夏國,倒是能招攬更多的諸侯人士,這提議不錯!”劇辛說道。

    範睢也讚同道:“使他們淡忘自己的亡國,融為一爐,接受燕國文化,沒有了國統之別,六國百姓就容易接受同化了,至少自欺欺人,能過了自己心中那道坎。”

    樂毅疑問道:“這三省六部,是指哪方麵?”

    辰淩微微一笑,從桌麵上拿起一卷文書,說道:“這裏麵寫有我和澹台姑娘新製定的一套朝政規製,你們幾位軍機大臣商議,擬定人選,等寡人凱旋歸來,就招手對燕國內政進行新的改革。”

    樂毅接過來,掃過一眼,上麵寫著三省:中書省、秘書省、門下省,六部:吏、禮、兵、刑、戶;五監有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

    九寺包括: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仆、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同時還要許多細分的部門,秘書省、軍機處等,地方設行省、州城、縣邑,的確比現行的體製要完善許多。

    辰淩對著蘇秦道:“瓦解四國聯盟的任務,就交給你。”

    蘇秦拱手道:“請君上放心,一旦擊敗盟軍,臣便想辦法說服魏、楚離開聯盟,誘使楚懷王北上入燕,間接控製楚國……”

    辰淩在這個關鍵時候,不問過程,隻看結果,瓦解連橫盟約,逐一擊破,是當前燕國最主要的戰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