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856章天門八鎖陣(1/2)

    燕軍南下,統兵者為上將軍秦開,燕國唯一的年輕上將軍,而且有過大規模野戰的經驗,雖然他在曆史上,沒有白起和廉頗那樣有名氣,但也如同蒙恬、衛青、李廣等人差不多,介於天才與地天之間的名將。

    白起固然有名,但是一來剛剛坑殺了四十萬趙兵,攻克邯鄲城,所以對燕國的騎兵並不了解,所以很輕視燕軍,這就有了輕敵的缺點。

    司馬宇帶著四五萬的秦軍騎兵,戰馬不足,還從邯鄲趙軍手中獲得了一批,也都派上陣去,湊足了五萬人數,排成了雁行陣和錐形陣,兩種易於攻擊的騎兵陣法。

    古人布陣很有講究的,一般來說布陣主要得考慮幾種要素,如指揮官的位置;陣中兵器的排列分布,各兵種的行進速度差異應該如何搭配,布陣的地形是否利於兵力展開,敵軍的武器和兵種以及訓練程度等。

    騎兵的陣法,相對而言,要簡單一些,因為主要依靠戰馬的衝擊力,可以奔襲追擊,可以偷襲營寨,可以阻斷步軍方陣等等,擁有機動靈活,殺傷力大等優點,不過這個年代,由於沒有馬鐙,所以依靠騎士相當高的精湛騎術,使得騎兵對騎兵,很難完全搏殺起來。

    燕軍有十萬騎兵,不過這次派出來充當先鋒的,隻有五萬,這是秦開的一種誘敵之計,他通過情報得知,秦軍的騎兵,目前也隻有四五萬之數了,為了讓秦軍放下心,出來與燕軍正麵野戰對陣,所以故意隻派這五萬人馬來,實力相當,讓秦軍沒有顧忌。

    果然,白起、蒙驁等人都中計了,讓司馬宇統帥所有騎兵,在邯鄲城北麵的原野上,鋪開陣勢,前麵兩萬人馬以錐形陣為主,要以鋒利的尖刀狀陣型,衝破燕軍的陣列。

    後麵三萬人馬,以雁行陣緊跟其上,全麵兜起來,把燕軍騎兵圍剿其中。

    這時燕軍騎兵來了,那速度比想象中的還有快!

    那萬匹戰馬奮力嘶鳴,馳騁在大漠上的壯觀場景,讓人心驚膽顫,像是層層推進的烏雲,覆蓋了整個原野。

    燕軍騎士的鎧甲比普通士兵要規整完善,胸甲、護甲、披甲都有,前幾排是長矛陣,易於攻擊,掩蓋了後方的視線,殊不知那後麵滾滾而來的,都是清一色的陌刀陣!

    最重要還有比秦軍鐵鷹劍士武裝更要整齊一倍的板甲重騎!

    “衝鋒--”

    雙方的先鋒將,都發出了衝鋒陷陣的命令,頓時兩股鐵甲洪流,開始朝著對麵迅猛地衝過去,兩邊加起來十萬鐵騎,飛馳過原野,大地震顫,萬馬奔騰,那響聲如雷聲震耳,十裏外都有滾滾鐵蹄踏地的響聲。

    “殺!殺殺--”

    黑色的秦軍,藍色的燕軍,騎兵呼嘯,戰馬奔騰,一片肅殺凝重的氣勢。

    “放箭!”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雙方弓箭手在馬背上拉好了弓,隻能射一次,就要放棄弓箭,近身搏殺了。

    不過騎士這一箭也很重要,並非射人,而是要射馬,讓對方人仰馬翻,陣型打亂,這樣衝鋒的氣勢和威力都要小很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