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845章長平之戰3(1/2)

    秦韓聯軍每日都要攻打光狼城,給趙軍一個除了強攻,別無它法的假象,吸引住趙軍的全部精力,攻勢因此非常猛烈。

    十餘日下來,聯軍死傷枕藉,傷亡人數是趙軍的二倍,沒有辦法,這就是守城與攻城之間,地理優勢的體現。

    二十萬秦軍,銳減到了十五萬,六萬的韓軍,也隻有三萬不足,但是光狼城依然巍峨矗立,沒有被攻破。

    這些日子,許多將領都心急如焚,但是白起卻穩坐中軍,冷靜等待鐵鷹劍士的行動,他們一千多人要繞過山崖峭壁,跨入趙軍防區,進入光狼城,的確需要一點時間,當初白起就給了他們半個月的行動期限。

    白起在耐心等待之機,同時把他的戰策謀計,密報送往了鹹陽,當宣太後、魏冉等人看到密折,立即答應了白起的所有要求,包括繼續增兵和對趙施反間計。

    很快,第十五日來臨,鐵鷹劍士不負重托,夜中潛入了光狼城偏僻一偶,然後迅速向城內的糧倉和城門、中軍指揮營摸去,午夜時,燒毀了糧倉,並夜襲帥帳,製造了混亂,同時發出信號,搶攻城門奪取控製權。

    這些日子早已埋伏在城外山林的秦兵,聽到城門口的廝殺聲,立即全潮出動,裏應外合,從一個城門殺入,頓時仿佛決堤的大壩,崩塌之勢,不可阻擋。

    趙軍守將趙希見形勢不好,黑夜裏破城,根本無法組織大軍列陣阻擋,立即吩咐將士撤退,保存三軍主力,退往二十裏外的第三道防線。

    經過一夜的廝殺,秦軍終於控製了光狼城,天亮之後清理戰場,正午時,白起帶著中軍諸將,住進了城內,隨後下令三軍駐守整休,等待後方援軍。

    因為白起也明白,就倚靠現在不足二十萬的兵力,根本攻克不了前方的堅固壁壘,偷襲、耍計謀、布伏兵等手段,對廉頗這個人,沒有效果,秦趙真正的決鬥,現在才到了關鍵時刻。

    秦韓兩軍不攻,趙軍也不來滋擾,一時形成對峙的格局。

    接下來的一個月,秦、韓陸續派來的援軍,秦軍竟然征調了二十萬眾,韓軍也派來了五萬,加上先前的殘餘兵力,足足四十多萬,加上十萬運糧、輜重的軍夫民役,足足五十萬人,對趙國形成泰山壓頂之威。

    趙國內聽聞秦軍已經達到四五十萬眾,不殺到邯鄲誓不罷休,都震驚萬分。

    惠文王趙何立即下令,調動趙國精銳兵力,也往上黨一帶增兵,同樣投入了二十萬大軍,加上殘餘的十多萬,以及後方近十萬的民夫苦力,也有四十萬人了。

    雙方兵力如此之多,以及達到春秋戰國以來,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戰役,牽動了戰國諸侯的神經,可以說,兩國誰勝了,誰將在諸侯中占據霸主地位,誰敗了,將元氣大傷。

    魏國、楚國、韓國、燕國都高度關注著上黨郡之戰的局勢。

    辰淩由於對上黨長平之戰有一定的了解,通過曆史,預知未來,能知道白起和廉頗兩個人的命運,不過由於這次長平之戰,比曆史早打了近四十年,兩個名將太年輕了,還不是他們人生最高峰的時候,不論帶兵、用計、布陣都不是他們最強的時候。

    這次沒有了趙括,辰淩不能預知戰局結果,但是有一點,他和澹台清兒的計策,都是想要借助秦國這邊鋒利的刀,來斬殺趙國,然後借助東方諸侯對秦國的威懾,在出兵趕走秦軍,這樣一來,趙國元氣大傷之下,燕軍可以出其不意,毫不費勁橫掃趙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