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837章趙軍伐韓(1/2)

    趙何下定決心,要做出一番大功業出來,讓國人閉嘴流言蜚語,真正地認識到他的大氣魄,大才能,因此,攻打韓國這項決策,幾乎稍一議論,就敲定下來。

    次日早朝,趙何宣布趙國將來大動作,讓丞相、九卿、國尉府都隨時做好備戰準備,趙國不日就要討伐韓國。

    由於朝廷七成的官員,現在都是趙何、肥義、李兌提拔上來的親信,剩下三成也都被壓製,時刻被關注動向,稍有反對,就被打入亂黨一方,進行清洗,所以這三成官員,也不敢多說話。

    伐韓國策,就這樣定了下來。

    朝會後,趙何又召集重臣們過來商談出兵的事宜,派誰掛帥合適等。

    趙成自告奮勇道:“君上,這次伐韓,臣願意帶兵前去!”

    諸侯韓國實力較弱,這次討伐韓國,自然會馬到功成,因此算是一次立功機會,趙成當然不想放過。

    趙何點頭道:“甚好,趙成將軍要帶多少人馬?”

    “韓國有勁旅二十萬,不過這是他們的總兵力,一時無法全部抽調,臣隻要先帶十萬甲士渡河,攻入韓境即可,等到韓國全民皆戰,進行頑固抵抗時候,再由後方增兵十萬,擊潰韓軍,也就不在話下了。”

    “好,寡人就撥給你十萬甲士,外加兩萬騎兵,同時另調集十萬大軍在黃河北岸,太行山下的邊戍紮營,隨時準備援助你的後方。”

    趙成一聽,甚是高興道:“臣為統帥,需要調集幾個副將,大將軍趙袑為副統帥,將軍列中許鈞、趙希,臣需要作為臂膀。”

    “準奏!”趙何毫不含糊,把這些武將撥給他指揮。

    “謝君上--”趙成心中暗喜,頓時就成了掌握軍權的一方大員了。

    接下來,趙何又跟肥義、李兌等人商討了糧草供給和軍械、馬匹儲備、運輸的事宜,直到深夜,幾位大臣才離開了趙王宮殿。

    數日後,十萬趙軍,兩萬騎兵,在太行山下的大營匯合,然後浩浩蕩蕩地出發,進軍韓國的邊境。

    趙、韓、魏三家分晉,本是同源,韓國在瓜分中,地形最小,方圓不過千裏,後來趙國與魏國先後強大,韓國的國土又被壓縮許多,隻有縱橫七八百多裏多的麵積。

    韓境被黃河一分為二,黃河以北有一塊,東北與趙,東南與魏,西部與秦接壤,這一塊狹長區域,其實一直以來,趙、魏、秦都想要吞並,占為己有,因為地理位置非常關鍵。

    如果趙國拿下,就可以把秦軍完全屏蔽在黃河以西,無法借渡攻趙;如果魏國吞並,就可以使魏國東西兩塊國土更加通暢,否則被韓國中間頂了一下,連接處非常狹小,不利於行軍和運輸,有被切斷國土的危險。

    如果是秦軍吞並,你們日後東進,就不必隻有函穀關一條路,可通過風陵渡河,把數十萬秦軍運到這個跳板,對伐趙、伐魏都是非常有利,可謂一條大捷徑,所以這裏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此時趙軍從北而下,率先進攻的是韓國北部的領土。

    由於邊戍韓軍守衛較少,兩萬趙軍鐵騎縱橫南下,踏破邊關,很快就大破韓軍,十萬甲士向下推進,不出七日,就奪走了一半的北部韓土,把北岸殘餘的韓軍壓縮在一座城邑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