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702章視察基地(1/2)

    燕山山脈,山勢陡峭,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緩南陡,溝穀狹窄,地表破碎,雨裂衝溝眾多,縱橫東西八百裏,南北四百裏,阻擋了關內與草原的接壤,天然的屏障。

    如果沒有燕山的山脈,東胡等北部草原戎狄,早就一馬平川地衝入中原,踏碎中原的大好河山。

    以前從燕京城去往遼東襄平城,都要走海岸線邊的遼西走廊,如今朝廷修築了三條大路,橫穿燕山東西走向的餘脈,第一條是平岡道,關隘古北口關,從漁陽、灤平、承德、平泉,連同遼西郡。

    第二條是盧龍道,關隘是盧龍關,從薊縣、遵化、平原,連同遼西郡。

    第三條是無終道,關口白羊嶺,從薊縣、劉家口、青龍縣,經遼西,連同遼東郡。

    這三條沙子路,雖然很簡樸,但是開鑿了兩年,動用了不少壯丁,有了便捷的官道,這樣無論軍用運資,還是商旅穿行,都大大方便,關內關外,加強了聯係,燕國不再偏僻、落後了。

    辰淩在禦林軍的護衛下,離開燕京城,以視察遼東地方民情為由,來到了醫巫閭山的軍事基地。

    這座基地分內外兩大部分,外部主要是軍工的基地,各種車間和工坊,冶鐵、造甲、鑄劍,生產各種兵器和裝甲,山脈深處,有研究其它先進武器和設備的實驗室,比如火藥、炮體,一品弩、水力機械等。

    墨家的大匠師端木黎,現在已經脫離了墨家組織,而是成為燕國科研院的負責人之一,除了豐厚的俸祿外,還有高爵和權力,無上的榮耀,他從未體會過的自豪感。

    得知燕王親自來基地視察,端木黎帶著一些大匠師和鑄劍師、科研人員等,在一起歡迎燕王的到來,接受檢閱。

    “端木先生,火器營的研製可有效果了?這次寡人要親自檢閱一番。”辰淩開門見山,直接詢問道。

    端木黎雙手交叉,以裙裾拜禮拱手道:“回君上,黑火藥研製基本完成,反複試驗,可以滿足爆破的要求,隻是在彈射衝擊方麵,還要繼續提純配比,我們已經製作了幾個爆破彈,最大一個炸包的毀滅力,能重創城牆一角或城門,有利於迅速破城。”

    辰淩聞言大喜,火藥的作用,他太了解了,不過,在這個年代,他也清楚,以目前的技術和能力,火藥的品質是無法做到後世那樣無煙火藥的,黑火藥的性能,已經能滿足一些基本要求。

    “甚好,這就去瞧瞧,效果如何!”

    “遵命,君上,這邊請--”

    科研匠師們如眾星拱月一般,簇擁陪駕,與燕王一起來到山脈中一處隱蔽的小廣場上,有匠人得到命令,已經抱來一些火藥陶甕,暫時以陶罐來盛放,分為大中小三個類型。

    端木黎正在向辰淩解釋著:“君上,目前火藥的主要成分為硫黃、焰硝、木炭末、竹茹、麻茹等,早在道家術士煉丹中,就由提到這種東西的粗略配比,墨家也早有關注,不過沒有過深研究,得到君上首肯後,基地成立了火器營,專門配製這種東西,兩年內,先後進行多次試驗,終於找到一種相對威力最大的配比,就是目前這種黑火藥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