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607章打壓守舊派(1/2)

    蘇秦一番話滔滔不絕話直接給堵噎住,以仲孫隸的口才,難是蘇秦縱橫大家的對手,氣得後者胡須顫動,臉色發青,偏偏對方展開實例,囊括古今,從三皇五帝,到近代戰國變法,逐步圖強,聯係起來,很有說服力。

    辰淩目光逐漸轉寒,沉穩問道:“還有什麽諫言?”

    這時一位六旬年紀的元老鍾離冶高舉那幅“外臣野心”的血書,聲音顫抖,恨意十足道:“我王明鑒,非吾族類,其心必異,縱然變法,也不能用外臣!他們生長在諸侯國,一個個野心勃勃,全無忠義之心,見利忘義,唯利是圖,完全沒有燕國人樸實忠厚,更不了解六百年傳承老牌諸侯國的民風和習俗,冒然推進變法,給燕國傷筋動骨,最後定然會外臣掌權而獨大,逐漸吞噬掉本族的貴胄,那是燕國還是燕人在掌權嗎?”

    燕王聽完,看了看蘇秦道:“蘇卿,你對這個言論,有何話說?”

    蘇秦拱手一禮,說道:“回我王,此言論,捕風捉影,目光短淺,荒謬之極,臣素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君不見,楚國變法用的魏國吳起,秦國變法,孝公啟用衛人商鞅,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破六國之縱,齊國稷下宮更是廣攬天下英傑名士,如果固步自封,將天下人才推之門外,畢竟造成人才貧瘠,國力凋零,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實不可取!”

    辰淩、樂毅、劇辛、淳於臻、秦開等人都暗暗點頭,不愧是縱橫名士,這一番言論,犀利毒辣,入木三分,普天之下,無人能敵,除非張儀複生,兩人還有一辯之能。

    “爾等還有什麽話說?”辰淩見鍾離冶被氣得咬牙切齒,滿臉通紅,卻無從可辨,心中暗笑。

    又一位元老晃動一副“尾大不掉”的血書,氣憤填膺道:“臣有話要說,我王變法,卻執意啟用毫無根基的新貴,樂毅、劇辛、蘇厲等等,連郡縣官吏都盡數換了外人,那樂毅是哪裏來的鳥,竟然做了丞相,掌管政事堂,劇辛掌管樞密院,蘇秦做左丞相,蘇厲做禦史大夫,重要官職全都由這些不知根、不知底的新貴執政,變法進度過猛,傷了大燕元氣,這些人逐步得勢,栽培自己的勢力,要一步步蠶食掉本土貴族,其心可誅啊!”

    “而且,此次三衙門以國法抓人,抓的多是舊貴公子和官吏,這是以公謀私、結黨營苟、公報私仇、狼子野心,日後逐漸得勢,盤根在燕土,將尾大不掉,架空國君,挾製王室,演變下去,難保不會出現齊國田氏取代當年的薑氏公室,被人取而代之!”說道最後,竟然嚎啕大哭起來,悲壯痛哉!

    三道血書,果然是一道比一道狠辣,殺人不見血,尤其第三道言論,正是所有君王的大忌,最忌諱有人在國君麵前,談起架空君王,挾持王室社稷,最後取而代之的話,簡直大逆不道,乃君王之逆鱗所在。

    當這位元老以含恨的語氣一說完,明顯帶著幾分壯烈,今日拿不下激進派的新貴們,他也要為自己的逆反言論複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