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600章整風開始(1/2)

    辰淩聊聊幾句話,麵無表情地打發了那幾個未謀麵的的官員,這種果斷的手腕,讓群臣一動,都有些緊張下來,察覺到今日朝會形勢有點不對勁。

    “諸位卿家,今日朝會,乃是入冬來第一次大型朝會,也是半年來,對於變法改革,政績考核的一次總結,也是對於來年開春之後,萬物更新,燕國發展的一次運籌帷幄,寡人這半年來,深入簡出,少與眾卿見麵,為何呢?”

    眾人聽著一動,許多朝堂大員都抬起頭,認真聽著,也想弄明白前後的不同。

    辰淩見眾臣都高度關注起來,淡淡一笑道:“嗬嗬,那是因為避嫌,不插手諸位朝廷官員變法的銳氣,否則總有一些老宗族跑來求情,要法外開恩,寡人免得聒噪!”

    “二來嘛,曾經微服出巡,視察了很多地方的民政,比如漁陽一帶、遼東一帶,郡縣之內,民風樸實,百姓受到變法的紅利,一年豐收,不用再挨餓,去看來難民安置區,讓許多外族人能在燕國荒地區紮根下來,成為我燕國的子民,好,很好,地方官吏大多能勤政愛民,興修水利,比如範睢、蔣捷、周玉邦等縣令,在各地做出了不少政績,推行變法最徹底,這些,寡人都親自體會到了。”

    他話裏真真假假,變相把範睢等人誇讚一番,好為日後上位、提拔重用做鋪墊,又變相敲打其它地方官吏,讓他們明白,君王正在時刻關注地方政績,好讓他們踏踏實實做事。

    這番話一出,不少地方官員以及朝廷重臣都是一驚,沒想到燕王這些日子竟然微服私訪,四處巡察了。

    這時一位禦史官站出來拱手道:“大王,微臣有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嗯,講吧!”

    這位儒家禦史官吏仰起頭,儒生士子之氣勃發,一副大義凜然道:“大王乃一國之君,每日國家大事絡繹不絕,君王卻不思勤政批折,關心大事,反而荒蕪朝會,讓後宮聽政,大王悄然出宮,四處遊蕩查閱,雖然有小心得,但是得不償失,如果因此戀上外遊,玩物而喪誌,動輒出宮消遣,致使國家大事延誤,實在不值,還請君王三思。”

    這時,幾位資格較老的貴族大臣站出來,紛紛同意這種說法,似乎要逼著燕王反思,認識到這種從政錯誤。

    辰淩不怒反笑道:“閉門造車,深居王宮,耳目閉塞,混淆視聽,能真正知道外麵世界多少?寡人問你,你們幾位大人,知道現在燕國有多少國人,有多少縣邑,多少山川險隘嗎?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不真正出行查詢,又怎麽知曉哪些真實的情況,哪些官員清正廉明,為國為民?哪些官吏貪贓枉法,結黨營私,企圖禍害朝廷,殘害百姓?”越說越嚴厲,說道最後幾句,辰淩已經滿臉寒霜,眸光如刀鋒一般,那股凜厲懾人的氣勢,壓得大殿中央站立的禦史官、幾位貴族老臣,有些喘不上氣來。

    “微臣……隻是禦史言官,不是戶部官吏,因此不知道那些戶籍、郡縣具體數字,隻是希望,為君者,能勤政…常登朝,不走偏道。”那士子繞了彎,給自己找台階下。

    辰淩掃了那幾人一眼,眼神冰冷,繼續說道:“燕國推行了新變法,在農商經濟、朝政體質、軍功編製等等方麵,都做出詳細變法,政績考核也在推行,這件事正由政事堂主抓,各地方郡縣鄉官吏皆在考核之內,切莫以為自己山高君王遠,無人監督,就為所欲為,從朝廷大員,到地方政要,一級級都要定期下鄉考察,還是那句話,沒有親眼看到,親自實踐,就沒有說話的資格,即使說,也是猜想,人雲亦雲,隨波逐流,沒有根據,甚至有些官員,顛倒黑白,搬弄是非,胡說八道,一派胡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