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591章墨家機械學(1/2)

    半晌,墨妃暄攜帶十二位墨家大匠師進入了禦書房的正殿。

    這禦書房的殿宇,三進三出的結構,第一進是正殿,可以接見入宮覲見的大臣官員,第二進是書房,燕王批閱奏折的地方,第三進是臥室,臨時居住之所。

    禦書殿內。

    “拜見君上!”墨妃暄與辰淩關係匪淺,因此改稱君上,而非大王,拉近了不少距離。

    十二位匠師也都行跪拜禮,齊聲高喝。

    “諸位平身,這非正式場合,不必行此大禮!”辰淩很客氣地說道,對於這些人,並非官員要臣,沒有擺君威。

    墨妃暄與辰淩目光相對,流露出淡淡的笑意,還有不可察覺的感情,但是這種場合下,墨妃暄依舊是聖女的形象,在墨門中,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她率先開口道:“君上,這次妃暄與十二位匠師入宮,是為了君上繪製的草圖一事,匠師們又很多地方,看得很朦朧,不知如何下手,對於它的功用和連接處,需要與君上討論。”

    辰淩微微一笑道:“好,今日我們之間,全當一場學術討論,不存在君臣之別,諸位匠師,大可刨根問底,把不懂的地方,全部挖出來,寡人盡量描述一番,這些都是寡人走訪民間時候,忽然聯係出來的,如果能製造出來,定能改變燕國的生活。”

    十二位匠師,有兩位六十歲的老翁,一位三十歲的壯年,其它九人,皆在四五十歲之間,一身幹淨質樸的長袍灰衣,紮著頭巾,全身上下無一點裝飾品,極為樸素平凡,但是雙手長滿繭子,眼神卻炯炯有光,思維力、洞察力方麵都非常出色。

    墨者多來自社會下層,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墨家尤重艱苦實踐,“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則夕弗得”,生活清苦,以苦為極,墨者精神可以“赴湯蹈刃,死不旋踵”。

    這十二人在墨家工匠師中,都頂負盛名,各有擅長的領域,有的重邏輯學,有的精通幾何學,還有靜力學、動力學、機械學等。

    眾所周知,墨子首先是位機械師,因而在他的著作中,包含大量力學與機械設計原理。

    他在《經上》中明確提出,力是物體加速運動的原因,即“力,刑之所以奮也”。更進一步,他在《經上說》中指出,力與重力等效,即“力,重之謂”。糾正了流傳已久的謬誤:把重力與重量混淆。

    墨子這種論斷與近兩千年後伽俐略、牛頓的理論極為接近。

    除此之外,墨子還創造了‘樸素時空觀’,在《墨經》中闡述,空間是一個與時間密不可分的概念,墨子認為“宇”即“域徙”,即物體運動的區域,兩千多年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這一直覺的樸素時空觀添上了完美的注腳。

    在光學方麵,墨子還詳盡地說明了小孔成像的原理,還有光學折射等規律,在幾何學方麵,《墨經》成書的年代比古希臘歐幾裏得的《幾何原本》還要早,但其涵蓋的內容卻要豐富得多。

    可以說,墨子不但是一位哲人、思想家,更是一位自然科學家,對物理、化學、機械動力學等,都有關深入的研究,這與墨家的理念,學以實用,有很大的關係,墨子的邏輯學可與亞裏士多德邏輯、古印度因明學媲美,並列為形式邏輯三大源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