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556章寒山夜宿佳人伴(1/2)

    辰淩這一番談吐,讓澹台清兒刮目相看,兩者一問一答,滴水不漏,不論見解、學識、高瞻遠矚的戰略目光,竟然出奇的相近,甚至在他口中說出來的不少建議和論點,讓澹台清兒都一陣心驚,臉色雖仍平淡如水,但是看他的目光,卻多出幾分欣賞。

    澹台清兒看他舉止得當,言喻警人,字字如珠,能讓她另眼相看的觀點和話語,放眼整個戰國,還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強如張儀、蘇秦,那也不過是她的師兄,在學術上,隻專攻縱橫捭闔,隻是鬼穀學的一部分,孫臏、龐涓兩大兵法大家,盡管她從未謀麵,但也不過是隻精通兵學,鬼穀學問,駁雜浩瀚,如海如淵。

    可以說,鬼穀子先師從衣、食、住、行、醫等、了家理財、治國方案、外政外交、兵書戰策、兵器發明、天文地理、神奇推算、養生教子等等可以說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以上隻是比較客觀的學術說法,更有相傳,鬼穀子有隱形藏體之術,混天移地之法;會投胎換骨,超脫生死;撒豆為兵,斬草為馬等等,大多荒稽之談,不足為信。

    澹台清兒自幼在鬼穀子的指點下,博覽群書,縱觀百家經學,在鬼穀恩師仙遊之後,親自把她恩師的言行和思想,著書為《鬼穀子》,集合學問於大成,就好比儒家的《論語》,也是其後的儒家弟子,根據孔子的言行,編寫而成。

    一男一女,聊得甚是投機,很快,兩個時辰過後,馬車停了下來。

    “聖姑,到了。”外麵響起鬼穀弟子的聲音。

    澹台清兒點了點頭,回了一句,然後又重新掛起了麵紗,與辰淩先後下了馬車。

    這裏有一座莊園城堡,挨著一座山嶺而建,依山傍水,古人講究風水,相傳氣運,遇風則起,遇水則止,不論是陽宅建築還是陰宅墓穴,都講究藏風聚氣,因此山水相連的地方,往往大多數不錯的寶地。

    這座城堡並不宏偉,隻有數十傾而已,大半房舍建築已經盤旋到山腰,相比是鬼穀宗的一處田產落腳地。

    四周寂靜,樹林、河流、山嶺、城堡、雪地、深夜、明月,極其簡單的景致,給人一種古樸自然的感覺。

    這是一個靜謐清澈的夜晚,天空皎潔的半弦月,連上麵明暗凹凸形成的美麗圖案,似乎都看的清楚,淺淺清輝灑在大地上,與地麵鋪上的皚皚白雪,反射著水銀光。

    萬籟俱寂,原野空曠,周圍數十裏都沒有農家,這座城堡是鬼穀宗在齊國設置的一個別院,像這樣的莊園別院,在列國之內,沒有百座,也有數十座。

    傳承百家的大宗派,底蘊深厚,勢力龐大,滲透在諸侯列國之內,有外部的運營機構,比如商鋪、工匠、養馬、耕田,還有軍方、朝廷內,都有他們的入世俗家弟子。

    任何一個大勢力,關係盤根錯雜,如果沒有這些外圍的供應,門派的弟子,估計要被餓死在山林內了。

    辰淩為客,跟著澹台清兒走入莊園山城內,有鬼穀宗的弟子在前麵帶路,鵝卵石蒲城的小路,通往山上的幽雅房舍。

    沿途的建築群,風格迥異,青瓦灰牆,古風韻味十足。

    其它的弟子,還有侍衛葉羽,都被帶往了別院側房去安歇。

    辰淩看到這一幕,鬆柏迎風,一副冬季的蕭條寒冷、萬物寂寥的自然景色,忍不住輕輕歎道:“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