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536章宋軍壓境(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辰淩退入成武邑後,立即下令日夜嚴密守護城池,並派出斥候,方圓五十裏密集排查宋軍動向,這一伏擊,五千勁宋所剩應該不足一半,不會再發動攻城戰,但是後方的瀕臨的五萬大軍,卻有可能長驅直入,不得不防。

    到了眼下,形勢危急,辰淩立即寫了兩封密函,一封給周淮英,讓他在扇堤關整軍,固守扇堤關,那是最後撤走的關鍵,也是後路,後勤糧倉所在,一旦有失,入衛的大軍都要困死其中,乃戰略要地。

    第二封寫給魏王,陳述當前的戰況,右路魏軍,一路凱歌,橫掃衛國南部,如今隻剩下曹州及周圍幾座城邑了,但五萬宋軍壓境,將要切斷魏軍後路,一則請求援軍,二則能否拉攏韓國,借韓軍壓向宋境,使得宋國不敢妄動。

    由於成武邑與大梁相隔遙遠,因此封密函先是被鷂鷹送出,快速飛到後方魏國情報聯絡站的鷹塔,然後由斥候連夜送往大魏王城,第三日送入了魏國宮殿。

    魏王看到信函後,先是大喜,右路軍戰績彪炳,這辰淩果然是一代將才,而且在宋衛邊界,還一把火燒了五千勁宋,差點把天生神力的宋王偃差點給燒死,暢快地大笑起來。

    接著看到求援,眉頭皺了起來,這些日子,三路軍馬都不斷發回求援的信函,魏太子、國尉魏章、武陵侯魏鈺,先後入宮,為自己保舉的將帥一方,請求軍馬和糧草等,讓魏王一時頭大。

    三十萬魏軍,加上留守的二十萬,已經是魏國常規軍的極限了。

    留守的兵馬,一部分屯守大梁京城,是動不得的,其它兵馬分散在四麵八方的邊界,也不能抽調,否則本國空虛,會造成致命威脅。

    魏王立即召集群臣商議,再次征集十五萬壯丁,新軍入伍,每路軍五萬人馬供調遣。

    戰國有征兵徭役,按照戶籍,登記的壯丁,一旦有需要,全民征兵,在年齡範圍之內男子,如果家中沒有人正服役,那麽就要出一男丁入伍,這是戰國百姓基本的義務。

    同時,魏朝廷派出了時節,去往了韓國,要說服韓國君,派兵抵達宋邊境,向其施壓,讓宋國軍馬不敢妄動入衛。

    當然,韓國趁機要挾,肯定不會輕易同意出兵,這就需要使者巧用外交手腕了,無非就是許以利益,當利益大於出兵的劣勢和弊端時候,自然會欣然出兵了。

    這一日,遊哨的斥候回報,發現五萬宋軍已經入境,正趕赴成武邑而來。

    辰淩凝思半晌,搖頭一歎,他太高估了宋王偃,以為一國之君,當衡量利弊,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失利一次,暫時不會派兵幹預諸侯之戰。

    但是宋王偃明顯是一個天生暴戾之人,數日前吃了大虧,辛辛苦苦打造的一支精銳武者勁旅,是他夢想稱霸諸侯的底牌,所向無敵,但一夜之間,付之一炬,被大火燒死燒傷大半之數,氣得他回去後暴跳如雷,在宋國邊境處,立即調集三軍,親自禦駕親征,不足兩千武者,加上五萬宋軍,浩浩蕩蕩進入衛境,要把辰淩餘部徹底殲滅。

    形勢危急,辰淩不敢托大,立即發出軍令,撤走曹州外的大軍,還有平陵一帶的駐軍,全部收縮回到成武邑,要收起拳頭再迎敵,免得被宋軍切割孤立,逐一攻破殲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