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497章心懷叵測(1/2)

    辰淩吩咐三軍,原地駐紮,進行整編,十萬大軍在邊界一處山坡紮營,自上而下,連綿不絕,猶如遍地盛開的白花。

    山坡下麵是一片平坦開闊的草地荒野,大軍紮營一絲不苟,設立營柵,在營外挖淺溝、埋鹿角,並每隔五十步豎立起一座高高的哨塔,鹿角木柵後,斜斜插上密集的馬矛,防止敵軍騎兵突營。

    這是辰淩的警惕之心,諸將覺得,小衛死守城池尚且不足,哪敢來越界襲營,除非對方吃了雄心豹子膽。

    不過辰淩把練軍戒嚴,提高到一級戰備狀態,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這是他從兵書看到的,慈不掌兵,自從大軍出征開始,就要按照隨時打仗的一級戰備警惕中,形成一種紀律嚴密,警惕性高的隊伍,以免懶散慣了,上了戰場還不適應。

    數千頂大帳按照七軍分別駐紮,武卒營、騎兵營、先鋒營、中軍營、左翼營、右翼營、輜重營,有條不紊列開,隨時能披甲出兵,各自統領自己的部將,調度靈活。

    中間是主帥大營,一杆黑邊白底的青龍帥旗,上書古篆的‘辰’字,比較醒目,並列還有一杆大魏紅色軍旗,在風中飄揚。

    整編之後,三軍重新約束,各調換將領,使得數千營帳整齊有序,人道馬道清晰區分,各營有校尉、千夫長率小隊巡邏,兩班輪換,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苟,不時還有裨將帶人出來巡營,監督麾下將士是否偷懶。

    天交三鼓,荒野秋風瑟瑟,中軍帥帳內,辰淩與諸將軍在一副軍事地圖前,正參議著行軍路線。

    副帥周淮英,四名將領楊匡義、夏世雄、程肅、徐泰,還有副將若幹,都騎衛營副統領鄭鉉也赫然在其中。

    一柱落地銅燈,照在眾武將身上,鐵甲生輝,滿屋銀光,渾身軍伍之勢。

    辰淩說道:“這是斥候探馬剛送回詳細的山川地形圖,你們看,穿過衛地邊境,有幾處奇異地貌,由於衛國被黃河從中隔斷,南麵多河流湖泊,曹州是衛地南部的一處大城,高牆厚垛,銅牆鐵壁,而周圍黃河衝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屬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自西南向東北呈簸萁形逐漸降低,並無山險。”

    “隻要我們能長驅直入,兵臨城下,麵對的將是攻城戰,沒有峽穀山險所阻,對我們有利一些,隻不過,穿過邊境地段,要經曆決口扇形地、壟崗高地、碟形窪地、沙質河槽地和背河槽窪地幾處地貌,在扇形地處,有一座扇堤關,衛軍設有三萬人馬駐守此邊關,這將是我軍麵對的伐衛第一仗!”

    夏世雄抱拳一禮道:“主帥,末將率領先鋒軍,願先打此仗,三日之內,必定拿下扇堤關!”

    楊匡義在旁也抱拳道:“主帥,末將率左翼軍,願從旁壓陣,奪取扇堤關!”

    辰淩微微一笑道:“不急,目前還不到出兵的時候,傳令下去,各軍繼續加強巡邏,尤其圍繞攻堅戰、野戰排陣等,重點演練,對了,校場上打造了訓練場器具都準備好沒?”

    夏世雄回道:“稟主帥,都打造好了。”

    所謂的訓練器具,主要是後世軍隊中,那些單杠、雙杠、浮梯、獨木橋、高牆、水坑、爬網、木樁的,在各軍營小型訓練場都設了一些,各軍營在演練中,都有這一項,就是來回訓練撲臥前進、平衡獨木橋、飛爬上高牆等等,把將士們的體能和敏捷力給強化一些,不能光練習方陣走步,實用性不大。

    周淮英劍客出身,頭一次入伍,穿上一身盔甲英氣勃發,但由於不動軍事,又見諸將對辰淩言聽計從,心中訕訕不悅,插嘴問道:“辰主帥,咱們到底要在這訓練到什麽時候?其它兩路軍,隻怕已經與衛交戰了,如果咱們一直按兵不動,難免被朝中大臣詬病、彈劾,以為咱們消極怠工,不敢與衛交戰。”

    辰淩瞅他一眼,心想這小子是不是除了舞劍,其它閱曆全無,看不出如今養病蓄銳,籌謀計劃,整軍練武,就是為了日後的雷霆一擊嗎?光想著立功,急於求成,沒多大心計和出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