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489章劫獄風波(1/3)

    辰淩從宮殿走出來,心情微沉,通過與魏王這番對話,深深體會到伴君如伴虎的感覺,涉及到黨派之爭,動輒自己就會被卷入其中,他並不是害怕,而是在反思,尋思著當他自己日後在燕國為君王,又如何處理這些臣子之間的爭鬥關係呢?

    有句俗語說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有紛爭的地方就有江湖,無法置身事外,就要被卷入其中,自身難保,身不由己。

    朝廷政治,比江湖更要殘酷,殺人不見血,每一步如履薄冰,遇上開明的君主,能明斷是非,親賢臣,遠小人,能多聽到一些真話實情!

    如果是一些昏庸的君主,則恰恰相反,在全國民災、動亂、起義達到足能顛覆朝綱之時,君王仍被蒙在鼓裏,聽到的都是四海安居,一片太平,指使君主依舊歌舞升平,直到滅亡仍不知原因。

    辰淩心中一歎:“人治不如法治,完整的法律,先進的製度,改變百姓迂腐迷信、封建自守的思想,減弱君王和權貴的優勢地位,才能讓這個華夏國家,一直民主、自由地發展下去,否則即使在我手中完成統一,未必不會在辰二世、辰三世手中滅亡。”

    他走出了王宮,外麵跪拜的一群丞相府文職官員,有長史、參事、司馬、幕府策士、中庶子等,數十人,還有與老丞相交好的幾位官員,長跪不起,等著覲見大王。

    辰淩走過來,對著前排的長史幾人道:“都散了吧,我已經為老丞相求情了,大王正在思考中,你們不要在這長跪了,如果惹怒大王,反而適得其反,現在出征在即,丞相府還需要各位大臣們鼎力協助,完成軍政糧草的調配、運行,私事是小,國事乃大,請大人們三思而後行。”

    府長史聞言,咀嚼一下話意,起身問道:“辰將軍都向大王說些什麽,能否讓大王放了老丞相?”

    辰淩看了看這些文官,不知哪些是嫡係,哪些是奸細,微微搖頭道:“暫時還不好說,諸位且先回府,等候消息吧,畢竟現在大梁風波雲湧,世事多變,都把目光放在公孫丞相身上,大王也不宜念私情,而不顧國法,暫時下獄,並未嚴刑,需要進一步審理,很快就有結果了,諸位大人先請回吧,否則節外生枝,適得其反。”

    幾位文官大臣,有九卿的奉常,有老丞相的門生,都點了點頭,轉身讓其它小官員起身,大家散去。

    這些文職官員,筋骨皮肉都很嫩,這樣長跪一天,腿都麻了,身體僵硬,在府邸家丁的扶持下,紛紛上車離開。

    辰淩上馬直接來到獄司處,這裏是魏國審理案件的地方,在戰國時代,雖然頒布了法令,但都嚴刑酷法,比如秦律,非常嚴厲殘酷,哪怕犯小案件,動輒就是割鼻、刺麵、斷腿、割耳、挖骨等刑法,十年下來,秦國傷殘人數大幅度提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