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470章讓權(1/2)

    宣太後意味深長地看著贏稷鄭重恭謹的表情,微微點頭,又看了看老丞相嚴君疾,本是嚴肅的氣氛,卻不料她嗤地一笑,風情萬種,難探虛實,對著嚴君疾道:“既然看清了魏冉和甘茂的能力與秉性,接下來又該如何呢?我們母子久居燕國,對秦國朝政都不了解,老丞相身在事外,猶如隔岸關火,洞悉全局,還望不吝全盤道出。”

    嚴君疾麵不改色,氣不發虛,中氣充盈地說道:“大王,認為在武王這件安葬事上,魏冉和甘茂做事,哪個對呢?”

    贏稷少年氣盛,看著嚴君疾每次都不正麵回答他問題,反而回問,一臉欠揍的表情,對這種老謀深算的長者,還真是有些抵觸,不想在言語中流露出自己的幼稚和低智商,尋思一下,謹慎說道:“魏冉做事在理,以公為先,遵守古訓,禁止對民滋擾,窮奢工程;而甘茂,做事合乎人情,對舊主忠心耿耿,死後仍遵守君臣之節,感恩大德,隻求慰心守節,忠臣之舉,符合東方士子的觀念。”

    嚴君疾點頭道:“那就是了,一個做事在理,一個做人在理,可老秦規矩,幾曾做人第一了?這件事,甘茂明顯有私心,秦法無私,嬴蕩誤國無功,徒使秦國數十年變法之效,卻險些毀於他手中,若不是中途遭遇魏軍伏擊,秦國隻怕再無出頭之日了。”

    宣太後、秦王贏稷驀然一呆,想不到這嚴君疾是慢熱型的,這是剛進入狀態,詞鋒犀利,絲毫不把贏蕩前任君王放在眼內,幾句貶低之詞,卻句句恰到好處,二人不由看了老丞相一眼,卻誰也沒有出聲不悅嗬斥。

    嚴君疾畢竟睿智之士,老謀深算,前幾句試探一番後,對太後和秦王有了大致了解,才敢放開言論,繼續道:“天下為公,惟有才德者居之,大臣不思國家艱難,隻在王宮做功夫,枉為名士也,大王,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甘茂有些才華,卻修的是雜家,弄些小謀略尚可,卻無乾坤大才,難以輔佐明君,開疆拓土,建功立業,振興大秦,一統天下,所以,甘茂,該放逐離秦了。”

    贏稷一愣,心中驚訝,卻很快冷靜下來,他與甘茂不算熟悉,但是對方學術駁雜,廣博強記,對戰國形勢也多做研究,在東方五國中,算是一個名士,秦國如今名士本來就少,如果放逐了甘茂,誰來任丞相,有誰統領全軍,帶兵收複函穀關?

    秦王難以決策,反而宣太後很快釋然,滿麵春風道:“老丞相所言極是,秦國是該清麗一番殘瘤了,名士雖好,但是與國情不符,也隻是毀壞根基,孝公與商君的變法才是秦國的根基,誰若要想棄之不用,甚至塗改作廢,胡亂為證,就要被秦人鄙棄,武王贏蕩,不行商鞅法,不施縱橫策,使得秦國忽然中衰下來,乃是昏庸之輩也,甘茂乃是他的太子太傅,當初如此誤導贏蕩,錯與秦國法政偏離,實在沒有理由再留下去,驅逐也好!”

    贏稷聞言點頭,咀嚼一番,果不其然,心中對甘茂就有了一些厭惡。

    老丞相在旁繼續道:“至於人選,老臣就不推薦了,公道在人心,相信大王與太後,心中會有合適的人選,若無它事,老臣要告退了。”

    宣太後笑著看著老丞相,可惜對方年過六旬,否則她還真想好好‘挽留’一下,在床榻上好好探討一番國事,此刻莞爾一笑,猶如春風吹動大地,萬物複蘇般,嬌豔欲滴問道:“若國有需求,老丞相肯否再次出山,為社稷,為大秦,出一份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