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459章逢場作戲(1/2)

    辰淩一番吐槽,流露出對金戈鐵馬,戎馬生活的一種厭倦,並不以英雄自居,反而有些避之不及。

    在場一些權貴男子們都搖頭失笑,不以為然,舉得辰淩身在福中不知福,特別是那些青年將領,都是二十出頭,三十不到的年紀,個個熱血激昂,意氣奮發,滿腔鬥誌,渴望這次出征,能建立功勳,成為大魏英雄,怎麽會真的相信這番消極言論?

    反倒是柳青茵、黛雲兒這些風塵女子,卻有幾分同感,錚錚鐵骨的男人,值得人尊敬和崇拜,但是這樣鐵骨的男人,偶爾間流露出一絲倦累和憂愁,反而更增添一絲俠骨柔情的味道,激發了女人天生的慈愛本性。

    女人的情緒千變萬化,千絲萬縷,如海中針,霧中月,有時候,對待自己男人,何嚐不是像疼愛孩子一樣。

    魏鈺似乎聽出辰淩的倦意,扯開話題道:“辰淩,你現在可是大魏的一號英雄,文武雙全,此次帶兵東征小衛,率領右路大軍,十萬之眾,建功立業,不在話下,如果眼下有疲倦之感,正好借酒求歡,宣泄出去,恢複雄風,來,咱們一起舉杯,慶祝辰將軍與諸位將領,此次出兵,功績彪炳,所向披靡,早日平定敵國,凱旋歸來!”

    “敬辰將軍--”

    辰淩苦笑舉杯,一飲而盡,發幾句牢騷,改變不了事實,他還有更長的征戰路要走,也許十年,也許三十年!

    秦國統一六國,一共曆經六代,一百五十多年的儲備、征伐,才有大統的局麵出現。

    秦始皇之所以成為千古一帝,就在於統一六國以及頒布很多法令,傳承千年,後是很多專家學者評判,覺得秦國疆域不如漢代、隋代、唐代、明代、清代的,不足以說明秦始皇的多偉大的功績。

    而且秦始皇二世而亡,不如漢、唐、明、清長久,因此覺得秦始皇不過爾爾。

    其實忽略了統一六國的難度,比後世任何開國都要艱難,因為六國根深蒂固,傳承百年,甚至更久遠,關係盤根錯雜,六國人自魏、韓、楚自居‘祖國’者大有人在,如屈原等,強烈的愛國情操。

    不像漢滅楚,於四分五裂混戰中取得勝利,隋取代北周,唐取代隨、明滅亂元,清入關擊敗昏明,曆史背景與戰國時代完全不同。

    很多朝代都是在分裂混戰中,百姓流離失所,饑不擇食,遍地荒田,民不聊生,沒有辦法,都參加義軍中,擁戴新主,早日平定內亂,有民心所向的因素,這是非常重要的。

    民乃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千古不變至理,正是因為後世朝代更替,往往使上一代朝昏庸,民心盡失,紛紛倒向了開國君主一方,或者分裂成若幹股,毫無國家感覺。

    即使投靠的一方被消滅,也沒有任何國破的感覺,直接投靠另一方就行了。

    但是戰國不同,七雄並立,百年之久,齊楚燕韓趙魏秦,每一個國家,最短的韓趙魏,三家分晉,至今到公元前309年,也有百年曆史了,魏人、趙人、韓人、楚人、秦人、燕人、齊人,國人有明確的歸屬感,士子奔走六國求職,反而還差一些。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要消滅六個強大的敵國,縱橫捭闔,外交複雜,盤根關係,任何一方獨大,都會遭到其它幾國的聯盟出兵,秦國就是例子,東方六國,不斷合縱集合盟軍,攻打秦國,就是看到秦國逐步強盛,威脅六國,然後要削弱秦國,壓製強秦崛起。

    辰淩要發展燕國,今後同樣會麵對,易水南方六國,連橫起來,對抗燕國的局麵,消滅任何一國,後期的安撫和穩定工作更加重要,那時一旦不能即使調整柔和政策,被消滅的亡國之民,就會起來造反,要求恢複舊國。

    這樣的時代背景,在曆史上隻此一例,這也是為何秦統一艱難,準備五六代,瞬間又在二世崩潰的重要因素,反觀劉邦擊敗項羽之後,天下黎民遭受苦難久矣,即使楚漢之爭內恢複了一些舊國稱號,但百姓並沒有獲得真正實惠,又相隔了數代,因此對於魏趙楚齊等舊國的歸屬感,已經不那麽強了,進入漢朝後,休養生息,也就沒有了複國的心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