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448章堂前爭帥職(1/2)

    朝政各方因利益不同,紛紛表態,以支持責罰降職為多,以功大於過,無須受責為少,禦史台、太子府、丞相府、太尉府、貴族元老閣、九卿機構為主力,引經據典,子曰成仁,孟曰取義,打起太極來。

    最後的話題,似乎辰淩有沒有罪都不重要,重要是上古聖人的言行哪些有理,哪些沒理了,而辰淩同樣要作為一個倒黴蛋,受罰平息眾怒。

    半個時辰過後,魏襄王一拍桌案,冷酷一聲:“夠了,再給你們一日的時間,也辯解不出來個結果,眼下大爭之世即將來到,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幾個酸儒士子,在魏國一生不得誌,又非朝廷正式任命、長期在政的官員,他們走與來,對大魏沒有什麽影響,相反燕國對這樣的士子求才若渴,隻見燕國何其缺少人才,不但沒有仍魏國蒙塵,足說明大魏國人才濟濟。”

    “至於辰淩都統,他是燕王親自向寡人請求,央求他去燕平亂,三百之騎,為寡人賺回了十萬大軍一年的糧餉,目前燕國使者已送來書信,這數十萬石糧草,分批分年月送來,何等的功勞,揚我大魏雄風,寡人甚是歡喜,我魏國乃是七雄戰國之一,不是西周王室,事事遵守周禮,成亡國之局!”

    “大魏要雄起,就需要像辰都統一樣的人傑,這次魏國出兵小衛,不是要兵分三路嗎,寡人就任命辰淩,為右路軍統帥,中軍統帥由軍方提出的新垣衍擔任,左路軍統帥、輜重後勤軍統帥、預備軍統帥三個名額,交由眾卿家參議,如有不能服眾、難以決策的人選,可軍前比武,奪取帥印……”

    魏王一番話,讓群臣驚訝,冷不丁還得消化一番,一些中立的黨派,已經看出君王是袒護辰都統之心,立即跳出來,讚同此意,表示支持大王決策,使得魏王臉色笑逐顏開,覺得這幾人很懂事。

    想搬到辰淩的派係,除了太子一黨外,其它貴族元老、禦史台,都是各有私心,元老貴族是想打壓辰淩,推舉族內青年子弟,擔任要職,排外勢力,保護舊勢力集團,眼看魏王保他,動彈不得,立即退而求次,推舉貴族內的一些優秀年輕將領,要奪取剩下三個統帥之職,以及各軍副帥、大將、都尉等職。

    武陵君魏鈺目前保持中立,見大王保辰淩,他也就順手推舟,走出來道:“父王所言極是,眼下大魏傭兵在即,正缺少人才,以辰淩的身手和膽識,擔任右路軍統帥實至名歸,兒臣推舉一人,乃當日在七雄會盟的比武會上,曾殺入前十的大劍客,此人平日熟讀兵書,兒臣觀其也是一位將才,推薦入伍,做辰都統的副帥,為大魏立功!”

    不少官員聽到魏鈺的話,都心中醒悟,這魏鈺是借花獻佛,順手推舟,表麵上既維護了辰淩,又恭維了大王,還把自己府內的一名親信推到副帥的位置,一箭三雕,果然厲害。

    魏太子見形勢不好,暫時顧不上搬到辰淩了,機會稍縱即逝,他站出來道:“父王,兒臣也要推舉一人,此人乃是山河榜上的著名劍客,一代高手,林驚羽,青衣門的真傳弟子,在門派中不但修習一身絕世無雙的劍術,而且對兵家著作也有研究,堪當左路軍統帥,如有競爭者,可在軍前比武奪印。”

    魏太子的勢力已經擴大,隻是軍方他滲透不了太多,這次親自前往聖地,請出了這麽一位高手,來為他增勢,打壓其它王子,以絕消那些王子奪權爭位的念頭,尤其是二殿下魏鈺,目前是他強勁的對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