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389章參議治國論(1/2)

    蘇秦聽旨後,接過治燕十論,這是除夕呈給燕王,商議過後,按照燕王的要求,又改過的一版,完善了以前很多內容,很多東西的提法都很新穎,完全按照燕王的理解,添加入內的。

    “開始吧。”辰淩讓他宣讀這十條改革內容。

    蘇秦振奮精神,這是他提筆撰寫的,代筆著他的治國之論,遠大抱負,非常重視,朗聲道:“治燕十論,第一乃是《土地論》,廢除西周遺傳給老燕的井田製,沒收一切土地,歸國家所有,重新按戶籍,實行家庭承包製,耕地不得私下買賣,前期每五年收回一次,根據人口變化分配,以後可十年、二十年重新分配,同時鼓勵各地開阡陌,擴耕田,但由各郡縣鎮鄉裏組織開墾,不得隨意破壞山體植被,引發水土流失,導致洪水、泥流傷害附近居民百姓……”

    辰淩等他詳細解說完,對著治粟內史楊延、少府顧彥章等人問道:“這些方法可行得通?”

    楊延和內史猶豫一下,作揖道:“啟稟大王,這土地論,聽著的確很完善,隻不過各地諸侯從未施行過,貿然推出,會不會引發各地百姓的反彈,致使民變?”

    辰淩問道:“比如哪些方麵?”

    楊延和道:“沒收井田製這裏,燕國傳承了六百多年,許多老舊貴族,有的在郡縣城內,有的在鄉野裏正,都是擁有井田的大戶,也是納糧的大戶,他們若聚眾鬧事,很棘手,這些老宗族,不少子弟在軍中、地方任官員,如果處理不妥當,會影響國內穩定,如果趁機倒向太子平一方,那就遭了。”

    辰淩瞅了蘇秦一眼,征詢意見,他作為君王,不能事事都由自己開口去辦,導致君臣對抗,帝王之術,就是要以臣製臣,以法治國,君王脫身其外,靜觀全局,把握方向。

    蘇秦會意,侃侃答道:“大王,這個好辦,沒收宗族井田,其實魏、楚、齊、韓、秦六國很早就開始了,隻是燕國一直落後,土地論一出,肯定會分兩派,一是鄉野百姓,他們由佃農、雇農身份,一下子重新獲得了土地,肯定會擁護變法,而燕老宗族的子弟,朝廷可以派人前去解說,並非無常沒收,而是朝廷出錢買回,回贈一些錢糧,前期減少一些賦稅的優惠等。”

    “再者老宗族子弟眾多,按人口分田,一樣會分到許多,隻不過不再是永久不變,而是定期承包的,當然,如果有一些刁民,故意反抗變法,趁機鬧事,也要懲辦,須知六國變法,沒有一國是不動血腥就能成功的,做任何事,總會有支持它,有反對它,不能兼顧,因為怎麽做,都會有人受利益,有人失利益,朝廷隻能選擇大多數一方,選擇有利於國家長遠發展的一麵。”

    辰淩微笑道:“蘇丞相說的很好,任何事,都不能兩全,既然要變法,肯定會觸動老舊族的利益,朝廷辦事,對事不對人,阻擋的倒退因素,該清理就要清理掉。”

    燕王的話很明確,那些冥頑不靈的固守派,很有可能就會成為嚴懲動刑的對象,奉常郭隗,太仆白明易、廷尉徐渭公、典客張贄、宗正紀絳、治粟內史楊延、少府顧彥章等人都沉默了,他們或多或少都是燕國貴族後裔,這樣一來,多少有親戚、老宗族利益受損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