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320章都騎衛統領(1/2)

    辰淩趁機說出自己的請求,向魏襄王提出,把自己以往的親信調回身邊,在這多事之秋,至少有了生死之交的鐵衛們從旁協助,做事總會多出臂力,甚至借此機會,把範睢等人調到身邊。

    魏襄王聽他娓娓道來,些許小事,微微一笑:“可以,隨你調動,回頭寡人下一道王旨,昔日部將和其它士大夫門客,任你調來,補充入都騎衛衙裏,原來的都騎衛統領,寡人調職出來,提為大將軍,另有重用。”

    辰淩拱手領命,心中翻動:提升為都騎衛統領,將職在將軍之列,連跨數級,在他之上,還有大將軍、上將軍、國尉。

    “辰淩,你明日到國尉司衙領取委任狀,就可以上任了,七雄會盟即將召開,各國君主都到了大梁城外,六位諸侯王,除燕王、秦王都是新人,其它四王,都不是善茬,而且各國禦林軍前來,圍住了大梁,為了以防不測,你上任之後,負責協防城外和城內的治安,當然京城六個禁衛營統領,各負其責,主要肩負守城與王宮的安全。”

    “臣將明白--”辰淩另一個身份也是諸侯王,對於朝廷軍政程序有些了解,魏國的國尉,其實就是三公九卿中的太尉,掌管兵馬大權,以及武將調動,直接聽命於一國之君。

    太尉之下,分有上將軍、大誰將軍、將軍等武將職位,這些是軍方的掛銜職務,都是按照上戰場領軍的級別稱呼,另外,九卿之中,還有兩個特殊的職位,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衛尉掌管宮門警衛。

    “好了,辰卿,可以出宮了,記得寡人的話,好好為國效力,魏國不會虧待人才的!”

    “臣將謹記,告退--”辰淩心下合計:魏國不會虧待人才那才怪了,吳起、李悝、商鞅、孫臏都曾寄居在魏國簷下,可惜都迫害走了,人才流失,中興無人,才是魏國逐步走向衰微的關鍵,很快,範睢也要被我所用了。

    辰淩出了魏王宮,心情複雜,在魏國的仕途愈加撲朔迷離了,看似位居高官,很快自己要獨立門戶,成為朝廷新貴,都騎衛統領,固然要聽太尉、丞相的,但儼然跳出太子與魏公子之間,歸屬魏王調用。

    “不行,暫時還要繼續與魏公子虛與蛇尾一番,讓他覺得我還是偏向他的,一旦遭遇他與太子的共同對抗,自己反而成為眾矢之的,我要逐漸退出爭鬥,讓他們相互算計,而我卻以大梁為中心,牽動戰國的格局,很快,天下就要大亂了。”

    辰淩心中早有定計,這裏隻不過是他臨時析居之所,以‘辰淩’這個身份,融入中原,使得魏、秦、韓、趙、齊、楚之間相互征戰,削弱實力,因為魏國的地利恰好在中原核心,地處列國中央,與別國發生衝突也最多,恰好利用此特點,攪動戰國風雲,變幻莫測。

    他坐上馬車,沒有直接回府,先是來到煙雨樓,看一下裝修進展,場景布置,還算滿意,接著又檢查了一番後廚做菜,一直沒注意,等讓後廚做出幾樣之後,辰淩就發現了問題。

    戰國時代,還沒有炒菜,基本是烹製,用鼎來烹飪,有點像南方砂鍋性質,而且列國之間,有權勢的貴族和商賈,基本都是食肉,很少吃菜,隻有貧民百姓,才吃蕨豆類野菜。

    如《詩經》裏提到的132種植物,其中作為蔬菜的就有20餘種,隨著時代變遷,其中部分品種已退出蔬菜領域,成為野生植物,如荇、苕、苞之類。

    戰國及秦漢時期,民間食用的主要蔬菜有五種,葵菜,稱為“百菜之主”,現在有的地方稱冬寒葵或冬寒菜,植物分類學上稱冬葵,因口感及營養欠佳,唐以後種植漸少,明代已很少種它,並不再當蔬菜看待;藿菜,也是先秦時的主要蔬菜,它是大豆苗的嫩葉,如今極少拿來當菜吃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