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266章蘭歆雅離燕(1/2)

    辰淩與墨妃暄許久未見,談論起天下大勢,暢所欲言,甚是投機,墨仙子對於燕國儲君的治國遠見和雄才偉略,感到吃驚的同時,也非常欽佩,決定主張墨家,扶持燕國完成‘天下大同’的代言國。

    如今戰國激烈角逐,引起了各大聖地、古老世家的關注,一些聖地的聖主掌教,古老世家的家主,都希望扶持一些諸侯王,稱霸列國,發揚本派,把持國器,名動天下。

    比如鳳舞門派出門內的精英弟子,作為鳳舞門的代言人,下山扶持秦國;聖賢莊派出賢士入齊國仕途,扶持齊國,稱霸諸侯;趙國的趙武靈王,也從趙地太行山古玄門請出一些高手相助,形勢錯綜複雜。

    這些聖地,文功武略,都有精通,特別是鬼穀宗、聖賢莊、墨家等,在治國和謀劃方麵,都很有名,十大修煉聖地,同時又培養出大批劍手和遊俠,高手如雲,像墨家更是有自己的墨家軍隊,都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妃暄,我打算重建新王城,就離薊城不遠,建一個全新的京都,取名‘燕京城’,並打算建立一所‘燕京學院’,分設各科各係,不像齊國稷下學宮,多是一些儒家名家學士,在整日辯論,紙上談兵,我燕國的學府,包羅萬千,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算術、物理、水利、建築、船舶、化學等等多方麵,前期需要很多授課的老師,希望墨家能派一些優秀的士子,到燕京學府內講學授課,特別是墨經算術方麵,戰國時代,隻怕唯有墨家對這方麵最有研究了。”

    “哦,真的嗎?”墨妃暄簡和直有些不敢相信,因為許多國家,都沒有建立學堂,大多是私塾,聚眾講解一些道理,四處遊學,如孔子等大賢,都是帶著學生四處遊曆,走到哪就講到哪。

    唯獨齊國建立了稷下學宮,開始聚集一些儒家大夫,以及縱橫家、法家、名家的士子,每日針對一些論點,相互討伐辯解,辯來辯去,學術層次降低,反而成了論辯之地,有些人明知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非要辯倒所有對手,比如名家的‘白馬非馬’‘雞三足’等等,沒有了實質意義。

    燕國儲君竟然要建立一所綜合學府,各個科係招收人才,傳業解惑,這樣一來,墨家的《墨經》理論和思想,就能大幅度流傳出去,發揚光大了。

    “太好了,如果是這樣,相信不止我墨家,很多門派都會有士子過來傳教,發揚本教的經義,否則,很快就會被其它學派壓下去,徹底退出戰國。”墨妃暄興奮地說。

    辰淩點頭笑道:“我的打算,是在各地縣城建立一些小學、中學,每人除了讀聖賢書外,還要懂忠義,明事理,有品德,知科學,會運算,普及少年的教育,然後通過選拔考試,綜合能力和專業特長,選入學府進修,接受更深層次的教育,當然前期沒有準備,隻能先培養一些知識分子,短期內就能為我朝廷所用,但長遠方麵,教育還是從娃娃抓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諸侯,則國雄於諸侯!”

    墨妃暄驚歎道:“好個‘少年雄於諸侯,則國雄於諸侯’單憑此句,列國將無人能比君!”

    接下來辰淩又提出一些要求,墨妃暄都代表墨家一一答應,由於談的起興,直到後半夜,兩人才停了話匣子,在辰淩的挽留下,墨妃暄沒有出宮,就在他書房內住了一晚。

    這一夜,兩人合衣而眠,同枕入睡,卻各擁一被,井水不犯河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