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254章不戰而屈人之兵(1/2)

    秦開看過儲君起草的與匈奴結盟的合約後,頓時眼光大放異彩,那個吃驚的表情,既滑稽又興奮。

    如果按照這個執行,以胡人匈奴的智商,肯定會心甘情願,欣然同意,彼此結盟。

    從此有匈奴的戰馬供給,燕軍的軍力迅速增長,以他在東胡學習的騎射訓練的本領,加以改進完善,取長補短,再用上孫子兵法的戰略,統領大軍北上,定能對遊牧部落造成致命威脅。

    胡人的騎兵勇猛,聲勢浩大,速度極快,如雷霆震怒,正麵衝擊力強,機動靈活,騎兵陣如銅牆鐵壁,萬馬奔騰之勢,排山倒海之威,但是這種攻擊無論多威猛凶悍,都隻是手段和途徑,是外在形式,不是根本的理論和戰略。

    身為帥者,秦開有自知之明,假如讓他對東胡用兵,可以避其鋒芒,誘敵深入,或圍而殲之,或分而破之,出其不意,靈活戰術,以戰略挫敗手段。

    胡人隻懂衝鋒陷陣,盲目作寫戰,少精謀略,中原諸侯國軍力雖弱,體質不強,但隻要有名將統帥,軍紀嚴明,士氣如虹,任東胡和匈奴部落如何強大,也不是對手,這是智慧的差距,無法彌補。

    當然,這是傾國之力的軍事行動,必須有明君支持,富強的國力,純正的民風,否則像曆史上縱有趙國李牧、西漢李廣、南宋嶽飛等抗胡名將,也無濟於事。

    秦開恭敬道:“儲君,這些條約對匈奴太大了,看上去公平公正,美好藍圖,甚至好像我燕國在吃虧,但事實上,各盡所需,匈奴需要布、鐵、鹽、農具和糧食,而且沒有文化傳承,他們渴望中原的文明,而燕國恰恰缺少戰馬和後方牧場,眼下國力衰微,百廢待興,短短幾年內無法經營牧場,飼養大批戰馬,發展騎兵。”

    “因此結盟,是件互惠互利的事,更有利於我燕國在,逐漸在思想上控製匈奴的長遠謀略,通過它製約其它匈奴部落,燕軍今後還可以在草原上訓練騎兵,將來聯合蘭族和其它匈奴人出兵,討伐東胡,也容易多了。”

    辰淩暢快大笑道:“哈哈,這正是寡人之意,秦將軍,你再仔細想想,為合約補充一番,對於草原上的風俗和現狀,朝廷內的官員沒有比你更了解的。”

    秦開聞言受寵若驚,儲君如此信任他,令他心生崇敬、感激涕零之情,有如此年輕有為的君王,燕國焉有不興之理。秦開認真閱讀對這些論點咀嚼得越來越深,到最後越覺得儲君的考慮入微,宏觀方麵、細節方麵闡述得都很到位,許多見解獨到,大膽創新,富有長遠的戰略目光。

    接著秦開認真考慮,漸漸提出幾點,關於東胡和匈奴部落草原的習俗,行為處事風格,認知接受能力,如何與草原語言溝通,如何派駐大軍修築防線等,為盟約條款加一些補充,由此,合約每一條更有可行性了。

    正當秦開與儲君反複商談之時,有內侍進殿通傳:“啟稟儲君,蘇秦丞相在宮外求見,說有大事要覲見儲君。”

    “哦,蘇丞相回來了?也不知此次出使齊國談判得如何?”辰淩心中一動,想到蘇秦的曆史威名,開口道:“快,宣丞相入殿!”

    “喏!”

    “宣--,丞相進殿覲見儲君……”

    頃刻,蘇秦大踏步如流星般,快速走入正乾殿的禦書房,一進房就向儲君賀喜道:“恭喜儲君,賀喜儲君,臣有大好消息從齊國帶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