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250章不堪回首明月中(1/2)

    翌日荊燕很早就安排精兵充當護衛,來到驛館,事實上,昨天晚上,他為保護儲君安全,就在驛館各街道設下關卡,並以保護使者為由,設下重兵保護,禁止一切騷亂出現。

    荊燕先是進驛館房間麵見儲君,跪安行禮,匯報一下自己的安排,兩人商議一下行程後,辰淩召來邢家村的人,交給荊燕的副將焦飛接領,並帶回軍營。

    這時蘭歆雅三女已經起床收拾好行囊,簡單用過早飯後,開始上路。

    今日荊燕安排了兩輛篷車,可以免去乘馬的辛苦,辰淩單獨一輛,方便傳達軍令,以及荊燕及時匯報,而蘭歆雅和兩位侍女在一車上,兩名匈奴騎士則分配了戰馬,蓬車軲轆壓在雪地上,轔轔行出遼西郡陽樂城,精兵衛護,一路向東。

    遼西郡與遼東郡相鄰,陽樂城(今撫寧)與襄平城(今遼陽)相隔三百裏,荊燕帶著一千輕騎護著車輛,用了兩日的時間,在第二天的黃昏時分,抵達襄平城下。

    遼東郡的治所城堡在遼水之整東百餘裏,即襄平城。它東依遼東山地,西望遼河平原,大梁水經郊東、北轉折西、南注入渤海。

    襄平守衛軍見到荊燕將軍入城,不敢怠慢,輕易放行,車隊來到國府驛館,這是專門招待番邦國外使者用的,安置好蘭歆雅等人。辰淩與荊燕匆匆忙忙出了驛館,趕往臨時王宮。

    經過青石街道,來到臨時改建的一座大宅院,修繕成臨時王宮,因為王宮內居住的王族非常少,目前還沒有王妃,宮女和寺人也不多,隻有太後和儲君,所以一個大宅院也足夠了。

    辰淩和荊燕來到王宮門外,侍衛見到荊燕這位青年將軍,似乎早接到太後旨意,知道荊燕得到太後召見,沒有任何阻攔,立即放行。

    隨行護衛留守在外,隻有辰淩和荊燕進入了宮內。

    這也是辰淩為何當日找荊燕親自護送的原因,就是為了掩蓋身份,因為他目前還不能曝光,貿然進入王都和禁宮,都需要一些麻煩,即使找人通傳,如何交待身份,說輕了,守衛未必會搭理他,說重了,都會懷疑他的身份。

    有了荊燕隨行,這一路的安排和同行,讓外人都看成是荊燕帶著一位使者進宮,既可以免去他很多麻煩,又能遮擋住身份,這是他最妥當的安排。

    進入王宮後,直接趕往太後的寢宮,慈寧殿。

    與其說殿,還不如說院,這是一個獨立的四合小院,院子的主宅房子略大,前房作為太後的正宮,接見一些老臣大臣重臣的,後房是居住下榻之所。

    這時夜幕垂落,明月當空,王宮內已經掌燈,宮人較少,顯得冷冷清清,根本不像一個諸侯國的皇宮。

    太後早已在慈寧主殿等候,淳於臻、郭隗都在,還有那個假扮儲君的人張迥,待辰淩和荊燕進殿後,太後屏蔽了侍女和寺人,整個殿內,即隻有他們六個人。

    “職兒,拜見母後!”

    “王兒--”易太後見到他出現,情緒激動,剛才還鎮定的情緒一下子崩潰,擔憂了兩個多月,燕國的大業,兒子的安危,她的希望,交融在一起,令這位三十多歲的太後扛著無形的負擔。

    先前還有些責備他,過於狠辣,不念舊情對付秦王,後來得知‘姬職’在河西出事後,埋怨變成了強烈的擔憂和掛念,這時候,她忽然明白,兩國交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上升到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時候,什麽是遠親,什麽是近親,遠近就分得很清楚了。

    “職兒無恙,累母後擔驚了,實在罪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