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232章遊說趙王(1/2)

    蘇秦完全展現出了縱橫家那種特色,縱橫捭闔,口若懸河,詞鋒犀利,辯麗橫肆,鋪張揚厲,氣勢雄渾,雄雋華贍的文采,娓娓道來,把趙武靈王都說動了,似乎覺得隻有他說的,才是最準確的局勢。

    “那依你所見,趙國如何擇取,方有利可圖,又能避禍慎行?”趙武靈王順著他的思路詢問道。

    蘇秦心忖前期鋪陳的有門了,切入正題道:“趙國應作的,就是審時度勢,看清戰國當前局勢,然後選擇最有利於自己國家穩定,而且又能使自己強權的道路!”

    “譬如呢?”

    蘇秦點頭道:“其一,對付秦國上,趙所要土地,一定是扼守秦國橫渡黃河的要塞,這樣製住秦國日後東進報複的沿海咽喉;

    “其二,聯合楚、魏製約齊門國發展,一旦秦國削弱,齊國就成了第一諸侯國,要提防齊國做大,吞燕之後,掉過頭對趙用兵,這就是唇亡齒寒的道理,事實上魏、楚也肯定會擔憂齊國做大。”

    “其三,戰國即將進入大爭時代,五雄爭霸,趙國要富國強兵,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其四,如果短期內,齊國退兵固守,五國相持不下,那麽就要把目光放在小國之上,比如中山、宋、衛等小國,早已沒有存在必要,齊、楚距離秦國較遠,分不到河西之地,勢必要把算盤打在這幾個小國的瓜分權上,趙國也要選擇其一,趁大亂之機,擴張土地和人口,為大爭時代做好準備!”

    趙王聽後,頻頻點頭,這四點從趙國利益出發,讓他豁然開朗,對於趙國的發展也有了全新的認識。

    這時蘇秦見趙王意動,繼續滔滔不絕道:“我聽說當初唐堯沒有分到過三百畝的賞賜,虞舜也沒有得到過一尺封地,卻能擁有整個天下,禹夏聚眾的民眾不夠百人,卻能在諸侯中稱王,商湯、周武的卿士不足三千,戰車不足三百輛,士兵不足三萬,卻能成為天子,他們確實掌握了奪取天下的策略。所以,一個賢明的君主,對外要能預料敵國強弱,對內要能估計士兵們的素質優劣,這樣用不著等到雙方軍隊接觸,勝敗存亡的關鍵所在早就了然於胸了,怎麽會被眾人的議論所蒙蔽,而昏昧不清地決斷國家大事呢?”

    趙武靈王也算明君英主,聽過這一番話,對於蘇秦的才華和辯詰能力十分欽佩,從頭到尾,沒有說過一句,請趙國出兵幫助燕國對抗齊國,但大的局勢說出來,讓英主不得不考慮,如何製約齊國了。

    諸侯一起製約齊國,那麽無疑就等於救了燕國,這是一條聲東擊西,製齊救燕之計!

    趙武靈王歎道:“可惜趙國沒有像先生一樣才略出眾的謀士,真是趙國之憾,先生之言,本王覺得大有道理,必定會傾國支持……”

    就這樣,趙國被蘇秦說服了,有了趙國的鼎立支持,蘇秦心中就有了成算,能讓齊王主動退兵,甚至還補償燕國的損失!

    一輪噴薄的紅日,自草原盡頭奮力跳出,豔麗的朝霞映紅了天空。

    經過一晚調和身體,辰淩感覺渾身氣血變得充沛起來,不再是先前那樣氣虛體弱,伸了個懶腰,扯痛了傷口,呲牙咧嘴,吵醒了同車廂的少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