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211章既來之則安之(1/2)

    甘茂聽著魏冉的擔憂,微笑點頭:“若得正名,便是最大根基,何愁有名無實?”

    魏冉眸光一閃,似乎有所察覺,望著月空良久沉默,卻突然道:“公能使其名歸實至?”

    甘茂微微點頭道:“實不相瞞,秦王在昏迷之前,的確說過,要派白起將軍入燕,尋找在燕國做質子的公子稷,以及羋王妃回鹹陽,立贏稷為儲君,命令本將軍與櫟陽令魏候、前軍將白起共同輔佐贏稷,確保秦王位的傳承!”

    魏冉輕輕點頭,說道:“秦武王能在國難當頭之刻,明確新儲君,也算粗中有細,穩定秦國大業之舉,並非一味有勇無謀了。”

    甘茂畢竟是秦武王一手提拔,有知遇之恩,對秦武王也極其有感情,有些感懷涕零,哽咽道:“武王他…傷勢太重了,恐怕…幾個月之內,秦國就要易主換位了……”

    魏冉卻沒有絲毫的驚慌悲傷強,默然片刻,竟是對甘茂深深一躬:“上將軍毋得悲傷,秦王恃力過甚,違背了孝公、惠文王等先天的長遠策略,隻懂動武,不知外交,這次重傷受挫,函穀關失守都在天道情理之中;魏冉粗莽,今日明誓: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甘茂立即慨然一躬:“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這句誓詞,原本是在秦軍騎士中流傳的一首歌謠,歌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修我甲兵,與子偕行!”歌詞簡單,格調激越,竟將軍中將士的浴血情誼唱得淋漓盡致。

    當一個騎士磨劍擦矛,要與你慷慨同心,將你的仇敵也當做他的仇敵時,這種誓言便是生命與熱血的詩章,表示放棄以前成見,在這時聯手合作!

    魏冉將這句同仇敵愾的軍中歌謠用來明心,如何不令甘茂感奮異常?

    甘茂本來還擔心魏冉不信,亦或有其它心思,現在見他主動放開彼此之間的成見,便放下心來,畢竟甘茂在軍中和朝政中,勢單力薄,有了魏冉的支持,等白起一歸來,事情就好辦多了。

    月光之下,甘茂對魏冉備細敘述了秦武王遭遇伏擊的經過與目下所進行的一切。

    “想不到這辰淩如此厲害,先神兵忽降,偷襲了櫟陽城,大亂了我秦軍的陣腳,造成前線混亂,接著又伏擊了秦王隊伍,等於雪上加霜,趁病取命,實在太狠了,魏國有這樣一個梟雄人物在,對秦國太不利了。”魏冉感慨道。

    甘茂點頭認同道:“是啊,自從第一次交鋒,一直到現在,我越來越感到辰淩的可怕,每次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像變戲法一般鬼使神差地出現,給對手致命一擊,縱觀戰國,還沒有這樣的人物,有他在,秦國想要東出函穀關,實在太難了。”

    魏冉皺眉道:“放心吧,等回頭,我們準備重金,到天機閣的刺客盟去雇殺手,派去魏國,一不做,二不休,把辰淩除掉,一了白了,絕不能繼續讓他活下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