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165章知遇之恩(1/2)

    蘇秦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蘇秦以為,我燕國當休養生息,鼓勵生育,增加人口,屯積錢糧,積蓄財力,僅此,至少十年的功夫才能見效,不過……方今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混戰,百姓常年流離失所,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個大好機會,隻要我燕國迅速能穩定,然後在東北之地,不參與中原爭鬥,減賦養民,沒有戰亂之苦,僅這一條,對這些到處逃難的百姓來說,就極具吸引力。

    隻要儲君大開方便之門,比如開墾荒山僻野者,國家暫貸錢糧,廢除井田舊製,重新分封土地歸百姓持有,三年之內免賦,列國聞訊,扶老攜幼赴我燕國者趨之若鶩,那時人口多了,都以成為燕國人為榮,何愁大業不成?”

    辰淩一邊聽著,一邊思索,不住點頭,這個蘇秦,果然是個人才,看事情目光獨具視野,能根據時弊,切入要害,不是泛泛空談,每一項都針對客觀國力和民情,這樣的實用人,才是真正而定乾坤大才。

    “齊國如今霸占了燕國全境,如何破敵,蘇先生可有良策?”辰淩試探問道。

    蘇秦皺了眉,凝思說道:“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出兵硬戰那是末端,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大規模用兵,因為牽扯了國力、軍事、財政、人力、將帥等等,消耗太大,蘇某在想,可通過外交,讓齊國自動退兵!”

    “齊國自動退兵?這不可能些吧,他們隻要再進一步,攻克黑山大營,就能滅掉燕國的王族,那時候把燕國吞並,納入齊國版圖,等於擴張了一倍的麵積,齊王怎會同意退兵?”儲君驚訝道。

    蘇秦道:“按照常理,齊國不會主動乘勝而退,但是,天下國事,皆為利往,隻要有利於本國,就會動搖最初的決定,如今齊國雖然占領了燕國全境,但是趙國、中山國,甚至魏國、楚國、秦國都不會同意讓齊國做大,因為那樣,就等於齊國擴增二倍,壓住其它五大諸侯國,哪一國也不甘看著齊國雄起,掉過頭對付他們,所以隻要通過外交,一是會晤其它五國,向齊國施壓,二是與齊國交涉,恫嚇齊王,三是要忽然反擊,切斷齊國在燕國的補給,讓齊軍呆不下去,萌生退意,三個條件滿足,齊國必然會自動退兵。”

    辰淩微微點頭,心想他是縱橫家大師級人物,對連橫合縱的策略最為擅長,既然他有如此把握,自然不是信口開河,於是推心置腹道:“實不想瞞,眼看秋末時節,就要進入寒冬,燕國冬季寒冷異常,齊軍在燕地本就不適應,寡人打算訓練一支精兵,混入遼東、漁陽、遼西等城池,火燒齊軍糧倉,然後夜襲城池,拿下這三座大城,寒冬臘月,齊軍在燕地沒有糧草,凍不死也得餓死,到時候蘇卿家出使齊國和其它諸侯國,是否勝算更多一些?”

    蘇秦聞言精神一振,激動道:“儲君如果有把握在勝了齊軍兩仗,臣便有把握說服齊王,乖乖退兵,一武一文,缺一不可!”

    辰淩眉飛色舞笑道:“哈哈,你我君臣聯手,入冬之後,就逼齊軍退兵,現在五國軍隊都聚集函穀關,齊國已經從燕地抽調了十萬精銳,還有十萬駐紮在薊城,燕地北部,有三十萬人馬,分布在各個關峽要塞,以及數十個大小城池內駐守,遼東、漁陽、遼西城內各有五萬守軍,我們就先從最近的遼東城下手!”

    蘇秦微笑道:“臣在這段日子,立即著手開設相國府,一邊處理政務,一邊為出使齊國做準備。”

    “甚好,就這麽辦,明日早朝會上,寡人就會宣布任命,蘇卿初為丞相,置辦相國府,但凡需要,寡人能給予的,必當全力支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