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159章整軍(1/2)

    辰淩將軍權暫時分封四支人馬,分別取了名字,同時將提前製定下來的訓練方法,交給四位將軍,說道:“按照這種模式,每日加強訓練,體能、騎射、劍術、格鬥、攀岩都不能少,軍餉提高一倍,用來作為所有將士的夥食、犒賞和撫恤金,一個月內,我要進行一次軍演比賽,看四軍的排名,不要以為中軍都是燕國正規軍,就一定會勝出,往往越是老兵油子,越難以接受新的規律和軍紀。”

    “遵命!”四大將領抱拳領命,最激動莫過於荊燕。

    他目前官職隻是副衛尉,平時掌管宮門警衛,但是來自軍方的子弟,經過這些日相處,辰淩覺得荊燕很有做將領的才華,於是破格提升,讓他帶領新軍,目的就是打造一支精銳之師。

    接下來,辰淩巡視一番山城大營,看到不少新軍戰甲不齊,裝備落後,兵器大多是廢舊的長戈滕盾,青銅劍和鏽跡斑斑的長矛,戰鬥力比起其它六國,相差甚遠。

    這軍事必得有財力支撐,製造精良地甲胄兵器需要錢,訓練士卒行軍演武也需要錢,如今天下各國用兵,常備軍不斷增多,不在像春秋時期或戰國初期,多為戰時征召,戰後遣散的模式了。

    現在全國上下,接近兩千萬張人口,光秦、楚、齊、魏、趙五國的軍隊人馬,合計就達到了三百多萬,其餘韓、燕、宋、魯、中山、周這些國家的軍隊加起來,也差不多七八十萬。

    各國招兵買馬,吃軍糧領軍餉,耗費大量錢財;說到底,仍是要壯大國力才成。

    辰淩當晚就住在了大黑山城內,跟眾將士一起分析了當前的局勢,和兵馬部署,最後決定在大黑山隻留下中軍和北平軍,鎮遠軍遷到東邊鳳凰山一帶駐紮,防止箕子朝鮮等番邦襲擊。

    而荊燕帶領羽林軍,駐紮步雲山,在這建立軍營,深山野嶺之中,秘密練兵,那兩千尖刀特戰團,也被帶到步雲山。

    步雲山屬於千山餘脈,因為峰頂常有雲霧彌漫,被稱之為“步霧山”,後來人們將“霧”衍化成“雲”,步雲山由此而來,山勢險峻,層巒疊嶂,怪石嶙峋,氣勢磅礴。

    辰淩在步雲山腳親自指揮將士搭建訓練場地,比如單杠、攀爬、滾木、獨木橋、繩索等等現代特種兵體能訓練的器材,給這些新軍使用,至於兩千尖刀特種兵,格外加大訓練難度。

    所有將士看到這一幕,完全呆住了,從未這樣訓練過,以往就是站列,然後走步,練習長兵刺、搏等技能,比較簡單,而此刻除了方陣和格鬥技能外,多了體能訓練。

    辰淩又傳授一套梨花槍法給所有千夫長以上的將領,讓他們掌握後,每天再傳授給麾下的士卒,就這樣,強化三軍將士的體質和生存本領。

    在巡視山脈的時候,辰淩還意外發現了一處鐵礦,就在步雲山的一個分支山體上,看著這裏的地形,軍事要塞,使他萌生出在這裏先一個秘密軍工廠的想法。

    監軍五日後,辰淩帶著淳於臻和一千侍衛回到王宮,特種兵團交給了兩個校尉,羅超、單通來代為管理。

    五日過去了,朝政開始有序地改變著,九卿大臣按著儲君吩咐,組建了部門,如內史府、太仆府、廷尉府、宗正府等等,阻止麾下文臣,門生、客卿,按照儲君的口諭,辦理相關事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