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143章明哲保身(1/2)

    景愈答道:“這個,是那辰淩太過狡猾,虛頭巴腦,難以揣測,司馬將軍得知辰淩帶了兩萬騎兵奔襲平陽後,曾高度重視,派出白起率八百鐵鷹劍士追擊,另外派王齕率一萬騎兵從大道追趕,雙管齊下,此外,用鷂鷹通知平陽守軍,嚴加防範,用兵滴水不漏。”

    “但那辰淩,好像個異類,把我秦軍玩弄於掌股之間,逐一擊破,四萬多秦兵、八百鐵鷹劍士近乎全軍覆滅,光是辰淩這兩萬人馬,就先後滅掉了我秦國七萬精銳,他們的人馬卻損失不足兩千人,堪為當世奇男子,小霸王!”

    張儀和甘茂聽著他的陳述,心頭也是無奈,司馬錯如此用兵,可以說在兵法上頗為高明,仍被辰淩逐一擊敗,都暗暗心驚,如此小英雄,出在魏國,難道真是天佑大魏?

    “張兄,你怎麽看?”甘茂看著張儀一直未開口,有些緊迫聽從他的意見。

    張儀沉默片刻,沉重道:“如今秦國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如果守住函穀關,擊敗五國聯軍,那麽秦國仍能迅速恢複元氣,為統一大計繼續奮進;如果函穀關失守,五國聯軍攻入秦川,那麽後果將是,秦國滯後三十年,甚至回到商鞅變法前,更壞的後果被列國瓜分。”

    景愈焦急道:“既然如此,哪張相國,快快跟屬下回到秦國吧,秦武王已決定禦駕親征,率領智囊摴裏疾,文謀武將全部趕往櫟陽,設成陪都,調集二十萬雄兵駐紮函穀關,八萬大軍駐紮榆林關,十萬人馬分部在黃河沿岸渡口設防,阻擋五國聯軍的渡河作戰。”

    張儀搖搖頭道:“當初我離開秦國,原因有二,一是來到魏國,吸引齊國的攻擊,使得魏國和齊國兩敗俱傷,削弱兩大對手的元氣,讓秦國漁翁得利,二來是為了避禍,自惠文王駕崩,武王登基,很多老貴族和權貴紛紛進言,要加害於我,而秦武王好勇,不喜外交縱橫之策,張儀在秦,如履薄冰,於是才獻策給秦王,離秦去魏,明哲保身。”

    “到了魏國後,齊王見我去魏,果然發兵來攻,魏王起初不以為然,後來魏兵不敵齊軍,就想交出張某求和,所以我主動進宮說服魏王,說可以破齊軍,魏王將信將疑,因此我派馮喜入齊,遊說齊王,告訴他中了外交計策,齊王這次罷兵,張儀才得以安身保命。”

    甘茂、景愈聽聞側目而視,沒想到其中還有這些難言之隱。

    張儀歎道:“張某人師承鬼穀子,學成下山,縱橫戰國,憑靠三寸不爛之舌,遊說諸侯各國,到頭來,竟無棲身之處,屢次失信於人,為秦運籌帷幄,二十年為相,嘔心瀝血,身體已是風燭殘年,也該卸甲歸隱的時候了,這一次,我不能回秦了,打算老死在魏了,不過可以送走甘先生,回秦效力。”

    “相國!”

    “哀莫大於心死,我心已決,莫須勸了。”

    景愈無奈被阻,臉色微變,咽下勸解之言,要說服一個名動天下的縱橫家,他自問沒有這個能耐。

    甘茂沉默一會兒,開口道:“現在魏王派人盯緊了太傅府,就是防範你我歸秦,如何能順利出城?”

    “這個不難,今夜你就換衣跟隨景愈扮成商賈離開大梁,我去太子府,此刻舉國歡呼,連夜慶祝合縱大軍的勝利,河東三十年後的收複,容易混出王城,而太子因為二殿下魏鈺的勢力膨脹,變得極為不安,我去太子府,給他謀劃一番,同時吸引朝中大臣的主意,避開禁衛眼線,掩護你們離開。”張儀似乎對進退之路早有了算計,娓娓道來,條條在理。

    “好吧,既然張先生決意已定,甘茂也不強求,但願日後我們還能在鹹陽把酒言歡,暢談天下大勢,早日見到秦統一大業的到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