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137章為天下求一[公](1/2)

    當辰淩進入將軍府的時候,軍務司馬範睢、謀士龐淮等人,正在府內整理典籍,一堆堆竹簡羅列起來,還有不少羊皮畫卷,有山河地圖,還有堤壩、田地、渡口的地形圖,最主要的還是平陽戶籍冊。

    風燈之下,正忙碌收集、分類歸攏的眾人,見到辰淩進入大廳,不由肅然起敬,抱起袖口,叉手施禮。

    “見過將軍!”

    “不必多禮,整理的如何了?”

    “回將軍,所有的戶籍竹簡以及地圖冊等都沒有遭到破壞,完整無缺,這個布帛記載了平陽城糧餉、軍械,兵甲儲備等,山河作戰圖上,有秦軍在黃河沿岸渡口的布防兵力,以及河西大營的防禦布置。”範睢十分高興說道。

    “太好了,省去我們很多工講夫,駐守住平陽,等於拔去了老虎的牙齒,秦軍明日與合縱大軍一戰,必然會遭到影響,知道大勢已去。”辰淩微笑說道。

    範睢道:“辰將軍,我有一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辰淩見名士範睢有話要說,自然高興,客氣道:“範先生請說。”

    “秦國西去西戎,好戰嗜殺,生性殘暴,雖然經過商鞅變法,廣開民智,但是照著東方六國,野蠻的多,秦軍占領平陽日久,輕蔑中原人,必然會在當地暴政收斂,聚集糧草錢財,如果明日我們能打開糧倉,發放一些糧食給當地難民和窮苦百姓,一來可以調動當地魏人對我魏軍的支持,揭發藏匿的秦兵,二來可為將軍塑造聲勢,使辰將軍在魏國百姓心中的英雄形象的根深蒂固,日後說不定會趨吉避凶,庇蔭後世。”範睢有條不紊地陳說道。

    辰淩聽後,默默沉思,心中反複掂量,越發覺範睢這建議提得高明,秦軍的糧倉內的糧食本來就是搜刮魏人的,一把火燒掉一半,剩下的糧草,可以抽調一部分賑濟災民,贏得民聲,獲得擁護,還能把魏人拉攏過來對付城內潛伏藏匿的落網之餘。

    這範睢不愧是曆史上難得罕有的名相,運籌帷幄,見識深遠,的確不是蓋的!

    辰淩點頭道:“此法甚好,那就勞煩範先生連夜起草一份文書,派人張貼在城門內,告之城內百姓,但凡貧苦家百姓,可按人頭多少領取一些賑濟糧,同時組建一支鄉勇軍,非是軍職,不用上戰場打仗,隻做臨時的民團衛士,幫助魏卒搜查、清剿城內殘留的秦卒,每日有工錢,其它政策,由範先生和龐先生斟酌一下,也可以一齊發出。”

    範睢和龐淮都是飽讀史書、胸有謀略的名士,聽到辰淩的話,也都暗暗佩服,想不到他年紀輕輕,不但帶兵如神,連文政治民方麵,也有一定想法,並非隻會帶兵打仗的武將。

    “屬下明白--”二人心悅誠服,點頭應承下來。

    這是合縱大軍與秦軍約定三日後大戰的最後一晚,明日就是交戰時機。

    由於雙方各有顧忌和底牌,都沒有大動作,公孫衍是受到上一次失敗的教訓,這一次親自帶兵,沒有冒進去偷襲,也沒有粗心放鬆警惕,而是讓齊軍、韓軍、魏軍、趙軍,加大防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