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124章下戰書(1/2)

    藺相如提出要重視秦軍偷襲,引起眾人的警惕,畢竟以前兩次失敗的教訓,都是因為秦軍在約定的大戰前提前發動襲擊,擊敗了數十萬合縱大軍。

    戰國中期,尤其商鞅變法之前,兩國交戰,基本不存在偷襲,都是光明正大,雙方擺足陣勢,戰車和騎兵、重甲兵,然後正麵衝鋒,一決雌雄!

    戰鬥過後,雙方各自收兵,回到營內休息,酣然大睡,並不用提防對方偷襲,於是有了宋襄公看到渡河敵兵不去攻擊,讓對方擺好陣勢,反而在正麵大戰中失敗,從而貽笑千年,在中華曆史上,成為一個迂腐君王的典故。

    但話說回來,在春秋時代,民智未開,很多作戰時候,都是如此,在春季或秋季,出動車兵與人馬,正麵對抗,打完幾仗,收兵回國,準備耕種或守冬,雙方互不進攻,形成一種默許的規律,正是因為這種春秋作戰的方式,才把這段曆史叫做春秋!

    如今到了戰國中期,特別是商鞅變法之後,孫臏、龐涓等兵家人物層出不窮,戰爭也越來越充滿詭計和謀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等等,層出不窮。

    公孫衍點頭道:“不錯,按政照規定,明日一日,派出使者進入秦軍大營送去戰書,約定三日後交鋒,在這三日內,要特別加大防禦,小心秦軍進攻,同時我軍要擬定提前發動偷襲的戰略方案,一切目標,都以消滅秦軍為第一要務,可不擇手段,不計得失!”

    眾將士抱拳道:“秉遵丞相之命!”

    “好了,天色已晚,為防止秦軍偷襲,諸位公子、將軍迅速趕回營地,布置防禦工事,假想秦軍會攻打自己的營帳,如何進行反擊和圍剿,千萬不要傲慢自大,低估對手,因為根據斥候情報,秦軍有一支鐵鷹劍士,個個都是一階以上武者,渾身鐵甲,猶如厚牆,一人衝鋒,能橫掃幾十名普通甲士,一旦夜裏闖入營地,隻怕能造成大亂!”公孫衍再次提醒,因為每次的失敗,都在盟軍事前清傲,事後膽小的因素上。

    眾人點頭相繼離開大帳,陸續返營,臨行前孟嚐君、平原君都對辰淩讚賞有加,高眼相看,有意拉攏,辰淩微微一笑,婉言相拒,真是笑話,暫時他還不想離開魏國,隻是魏國有他的利用價值!

    “辰將軍,你暫且留一下!”公孫衍見辰淩要離開,出言挽留。

    辰淩抱拳道:“喏--”

    待眾人走出營帳,隻留下他二人,公孫衍拍了拍他的肩膀,讚許道:“好小子,你總算沒有讓老夫失望,真的大勝了秦軍,在虎口下拔牙奪食,連老將司馬錯,戎馬一生,從無敗績,卻在第一個照麵,就栽到你的手上,哈哈,真是奇才也!”

    “末將真是運氣好罷了。”

    公孫衍擺手道:“如果說第一次,你生擒甘茂是運氣,禦前比劍戰勝邱逸才是運氣,一而再,再而三的運氣結合,這麽就不是運氣的問題,而是你自身的實力,以及你的睿智和膽識,老夫閱人無數,卻看不透辰淩你,總覺得你身上隱藏著許多的秘密,當然,我並非懷疑你,而是覺得你深不可測,日後必非池中之物!”

    辰淩稍稍心安,不動聲色,靜聽名相公孫衍的“指教”,談談口風再說。

    公孫衍接著感慨道:“這次合縱,事關秦國與東方諸侯的命運,相比你也看出來了,秦國日益強大,再不製止,很快聚會把重兵放在魏國河東,企圖向趙魏韓延伸過來,後有巴蜀糧倉,前開門戶,大勢將成,你我的使命,就是捍衛大魏尊嚴,挽住大魏國運,對於與秦接下來的交鋒,你有何看法?”

    辰淩搖頭道:“我對秦國將領和布局都不知曉,難以全局判斷,所以,有個小請求,不知當講不當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