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114章各自謀劃(1/2)

    辰淩的話,引起了眾將士的高度重視,因為秦國前些日子擊敗了魏軍,使河東大營的魏軍損失近半,潰不成軍,撤到安邑城,原本在城外還設了營,但兩次被秦軍圍剿,再也不敢在城外宿營了。

    董祉岐迫不及待地問向辰淩,期待他有何妙計能大破秦軍,伏擊秦軍來無影去無蹤的鷹衛和黑甲精騎。

    辰淩微笑道:“不是不可能,兵法不是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嗎,其實兵法誰都讀,但是如何應用才是最關鍵的,既然咱們能猜測到秦軍會來偷襲,那麽隻要我們好好謀劃,引敵入甕,剿滅起來並不難。”

    謀士魯維十分謹慎,問道:“不知辰將軍有何妙計滅敵?要知道,這次秦軍老將司馬錯,深熟兵法,戎馬一生,少有敗績,上一次五國聯軍,五十萬對抗秦軍二十萬,一敗塗地,當時秦軍的主帥正是司馬錯和張儀,這一次,決不能輕視這員老將!”

    辰淩點頭道:“人不能有傲氣,但不能有傲骨,我們要在氣勢上藐視對手,在戰術上要重視對手,司馬錯很強,但我們也不會懼怕他,這次正好利用司馬錯的強勢,凸顯出我們的輕浮戰術,讓秦軍輕視我們,夜襲奔來,進入咱們的伏擊圈。”

    “一是在城外的伏兵,完未全由我的部將來設伏,二是一旦清剿秦軍的時候,需要城內董將軍配合。”

    “哦,如何配合之法?”

    “董將軍今晚回城後,宣布明晚在安邑城為辰某以及諸將設宴接風洗塵,滿城歡聚,同時渲染一番末將的聲勢,故作傲然自大,這樣一來,秦軍必然會趁機前來偷襲末將的大營,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因素全部掌控在咱們手裏,不愁圍剿不滅襲兵。”辰淩眼神一轉,輕笑說道。

    董祉岐、魯維、董哲等將領謀士聽完,都不禁點頭,這一招引蛇出洞,然後圍堵殲滅,果然是條好計策。

    “如此甚好,就這樣辦了,明晚設宴為辰將軍洗塵,哈哈,讓秦軍覆滅吧。”董祉岐大笑著,自從兵敗以來,終於露出真正笑容,有了辰淩歸來,他又恢複了抗擊強秦的信心。

    就在五國聯軍集結的時候,秦國大軍也在秘密移動。

    首先是河西大營不斷增兵,迅速補給了十五萬數,準備向黃河東岸繼續投兵,而且在榆林關,茅津渡、大禹渡、風陵渡三大渡口都設有重兵,以防聯軍衝破黃河防線。

    司馬錯這員秦國名將,坐鎮秦國,阻擋住東方六國的威脅,絕對是一個審勢為戰、文韜武略、運籌帷幄的統帥。

    這個將門家族的有一部兵法典籍,世代相傳,但凡家族有誌男兒,都要研究家族《司馬法》,典籍中大部分都是在說打仗的基本準則,也就是“戰外之道”,對於具體戰法陣法的論說倒是篇幅很少,這就是司馬兵家的特殊之處:著力錘煉將領的全局眼光,不脫離大勢,不純然打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