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112章劍女養成計劃(1/2)

    暮色蒼蒼,從安邑城堡內飛馳出一縱輕騎兵,不一會兒,來到了辰淩率領的先鋒軍前,翻身下馬。

    “拜見辰將軍!”

    為首的一名校尉,來到大軍前,看到帥旗下的將領戰袍和盔甲,以及親衛軍的陣勢,以軍方的編製,不難看出誰是主帥。

    辰淩微微點頭,問道:“董將軍派你們來的?”

    “正是,董將軍得知辰將軍今日抵達安邑,非常高興,剛才有斥候回報了先鋒軍到了城外二十裏,董將軍立即派我等前來迎接,其餘將軍大人都在城內恭候,請隨我等進城。”

    辰淩望著城北的一道道起伏南的丘陵,大約離著城池五六裏,忽然說道:“本將軍可以隨你們進城,但是這支先鋒軍就不進城了,免得在裏麵修養久了,身嬌肉貴不再適合城外艱苦的作戰環境,那裏是鳴條崗吧,先鋒軍今晚宿營在那裏,你們派人回去稟告董將軍,等我們紮營之後,立即入城拜見董將軍以及諸位大人。”

    “這個?在城外宿軍,成為孤軍受敵,不大妥當吧!”

    辰淩冷淡道:“你隻管去傳話,其它事不必過問!”

    校尉見辰淩不悅,不敢多問,抱拳道:“喏,末將領命。”當下留下十餘人帶路去往山崗地帶,其它人跟著校尉折返回城,前去稟告董將軍去了。

    先鋒軍之所以選擇在城外安營紮寨,是辰淩考慮很久的策略,經過了範睢、龐淮等謀士的分析和商討最後決定的,如果大軍全部入城,很容易被秦軍孤立在城內,圍困城池,收地尚可,破敵機會則渺茫,而且不論出擊還是偷襲,都很容易被關注,與秦軍大營相隔太遠,不方便很多秘密動作。

    在黃昏下,辰淩帶著兩萬精銳之士,來到安邑城北的鳴條崗,這道山崗,其實是一個緩坡的丘陵,再往北數十裏,便是與太行山、呂梁山等大山脈分支接壤了,因此這一處山崗的地裏位置,十分關鍵,等於安邑城外的一個鼎足防禦地,隻要這裏駐紮一支精兵,就製約秦軍攻城,進可偷襲秦營,退可與安邑城內的守軍形成退守防線。

    辰淩下令紮營後,立即派一萬甲士開始修築防禦工事,按照事先繪製好的防線圖,除了範睢提到的五行陣法,曹暉、喬瑛提出常規的軍營布防,在這些基礎上,辰淩又加入現代元素,比如戰壕溝、倒刺木柵,並在山崗頂端建立了塔樓,跟碉堡似的,拉好了鐵絲網,古今結合的防禦線。

    為了防止秦軍從上崗後方偷襲,辰淩特意讓甲士在山崗陰麵陡坡處同樣挖戰壕,埋伏兩千精銳甲士,並在山坡半山腰拉不少細鐵絲線,綁上鈴鐺,安插暗哨,夜裏防止受到襲擊。

    辰淩指揮部除了主帥帳之外,還在西南正麵的山坡上,軍營的後上方,搭建了一個臨時指揮所,外麵被樹枝和草木掩飾,不在近處細看,根本看不出其中的端倪,他在指揮部拿著望遠鏡,通過木窗口,對著前方十裏開外的秦軍大營望了一會,沒有任何敵情動靜,這才稍稍安心。

    “十裏的距離太遠了,這個望遠鏡根本看不清,必須靠近敵營,才能摸清秦軍的動態,如果能再做一支巨大望遠鏡,焦距擴大數十倍,隔著十多離開外,能清楚看到一切,那就方便了,在這科技落後的時代,幾乎掌控了絕對的優勢!”

    這方麵最深刻的戰爭典故,就是曆史上著名的馬陵之戰,公元前三四一年,魏發兵攻韓,韓向齊求救,齊王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領大軍直奔魏都大梁城;魏惠王待攻韓的魏軍撤回後,即命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率雄師十萬之眾,氣勢洶洶撲向齊軍,企圖同齊軍一決勝負。

    這時齊軍已進入魏國境內縱深地帶,魏軍尾隨而來,一場鏖戰是無可避免了。孫臏胸有成竹,指揮若定,他針對魏兵強悍善戰,素來蔑視齊軍的實際情況,正確判斷魏軍一定會驕傲輕敵、急於求戰、輕兵冒進,於是乎,孫臏定下一個千古妙計,那就是減灶誘敵,設伏聚殲的作戰方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