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103章百兵之王(1/2)

    辰淩鼓舞一番士氣,又逐一認識一番這些麾下將領,日後調兵遣將,與熟悉每個人的性格特點、本領強弱都密不可分,否則所托非人,錯誤的軍令,會毀掉整個戰爭。

    邁出營帳的時候,正看見一抹鮮紅的夕陽垂灑在天際,那久違的霞光,映照著兩萬張年輕的臉龐。

    這一次,是他回到古代,第一次帶兵出征,心理沒底,畢竟從未經曆過,沒有任何做將軍的經驗,雖然上次帶了三千人馬,但那是回返京城,不是去交鋒作戰,如果去打仗,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曆來東方六國攻打強秦,都以失敗高中,難道今次西進,與秦開戰,真的便是前途渺茫?搖搖頭驅散心中雜念,登上那臨時架起的高高木台,

    辰淩放眼四顧,漫山遍野都是戰士,鐵甲生輝,銳光閃爍,寒芒一波一波滾動,在夕陽餘暉照耀下,閃爍著詭異的清冷光輝。

    一群群年輕黝黑的麵龐,眼笑中充滿未知的興奮,西進與秦軍交鋒,這些武卒都有一種戰意凜然,與秦軍黑甲精銳一決高下的心態。

    鐵騎戰隊,黃鬃、黑鬃、白鬃各色的戰馬,匯成片片斑斕的雲彩,人如虎,馬如龍,來回穿梭,訓練著騎射。

    辰淩靜靜地站立著高台上,看著營地,看著校場,看著千萬甲士,古代的場景,軍旅飛揚,一股雄心壯誌充塞在心間。

    “要與秦軍作戰,首先要防止鷹衛偷襲,如果正麵對敵,防止秦軍黑甲鐵騎衝擊,遠程腳弩的威脅,這些都是秦軍的優勢,而且他們以逸待勞,有黃河天險,可進可退,而魏國沒有退路了。”

    辰淩雖然不是魏國人,但魏國卻是抵擋秦國東進最有力的諸侯國之一。

    秦國正北麵與胡人接壤,東北與趙國鄰邦,但是東北方正是黃河中上遊,水流湍急,道路多是峽穀和山嶺,難以通行大軍,因此秦國很少派大軍北上打通東進的路,而且戰線過長,繞走遠路,補給不足,也是一大原因。

    其它三麵則是黃河東岸的魏國,函穀關外的韓國,東南方武關對峙的楚國,有這三國相鄰,秦國要出兵討伐天下,非常吃力,首先魏國軍力強橫,與秦兵勇武不相上下,隻因魏國沒有天險,不像秦國易守難攻,才處處被壓製在下風,當然其中與秦國的國力強橫,魏國衰落,也有很大原因。

    而韓國雖縮小,但有秦嶺分支的一些山脈阻擋,關卡設有重兵,阻擋秦軍出函穀關,除非秦國能一舉攻破韓國,吞占覆亡韓國,否則其它諸侯國勢必會援助韓國,與秦國對峙函穀關外,長久戰下來,兩敗俱傷,誰也占不到便宜。

    楚國更不用說了,人口眾多,地大物博,楚國在丹水、南陽一帶駐紮重兵,而且築起楚長城,抵擋秦國南下,同樣製約了秦國。

    辰淩通過曆史明白,如果他想要燕國統一天下,除了自身國力的強盛外,還要削弱六國的實力,日後爭奪天下的頭號大敵,便是秦國!

    所以辰淩要借助這次機會,促使五國聯軍,重創秦軍,最好把秦軍趕出河東,封閉在河西秦川之地,幾十年難以出關,那樣燕國就有了崛起儲備的時機,而且秦國一旦失利,肯定會拉攏邊緣諸侯國,比如齊國、燕國等,推行“連橫”策略,那時燕國也可以借助秦國的聲勢,趕走齊軍,左右逢源。

    “我要以辰淩的身份,痛擊秦軍!我還要以公子職的身份,拉攏秦國,對付齊軍!然後兩者身份變換,讓魏國與齊國交惡,相互削弱,再把趙國拉進來,混戰中原!”

    辰淩想著想著,越覺得這場戰國的博弈,實在太大了。

    革鼎天下,注定屍骨成山,血流成河,一將功成萬骨枯,天子崛起,勢必風雲雷動,山河變色!

    “將軍!”

    一個粗獷的聲音打斷了辰淩的思緒,他轉身回頭,卻發現有十幾個渾身甲胄的小將來到了他的身後,在高架的台階上兩兩並肩站立,青銅盔,鐵甲片,紅色的軍服長袖套在裏麵,手腕帶有緊箍,整個人都顯得生龍活虎,英氣十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