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59章伐楚(1/2)

    魏國秋獵大典在大梁城外的逢澤之畔舉行,各國的使臣相繼來到魏國。

    一時間大梁城風起雲湧,龍蛇混雜,各行各色的人物混合在一起,就是為了參與這個中原大盛會中來。

    由於時間臨近,隻有兩天了,大梁城的興奮終於蔓延成了狂歡。

    誰也不知道何時何人開的頭,原本中夜收市的夜市變成了徹夜大市,各色酒鋪飯館燈籠高挑,幌旗招搖,高談闊論與喝彩之聲溢滿街市。

    原本是盛典大節才舉行的社舞也湧上了長街,那由四十多個壯漢抬在特大木車上的社神雕像緩緩行進,和善的看著在他腳下狂歡勁舞的彩衣男女,總角小兒也一群群湧上街頭又唱又跳。

    外商們則站在街邊簷下興奮哥的的指點議論,或麵帶微笑的聽身邊老人感慨的評介大梁的民俗和舞蹈的優劣。

    做為東道主的大家族,白家和孔家,也開始緊鑼密鼓地打起營銷策略,在秋獵大典期間,大賺一筆,各種酒肆客棧,青樓歌坊熱鬧非凡。

    不過,辰淩沒有出門,卻沒有攔著滕虎、沈錚、巢蓋、景硯等人,讓他們自由活動,感受一下大梁城的繁華,讓他們開開眼,同時多了解大梁城的部署、街道、風土人情等,以後行動起來,就能熟悉了。

    辰淩在府內反複思考著複興大燕的策略,要富國強兵,必須有密集的人口,充足的國庫,兵甲糧草,猛將謀士,強大的經濟基礎等等,還要有山川地利等優勢。

    他分析一下燕國的地勢,頗為滿意,自古以來,統一全國的王朝,多是從北麵往南麵打,從西麵往東麵打,勝算更高更大,在諸多因素中,地利的優勢最為明顯。

    北麵、西麵多山川大河,又是苦寒之地,人長的高大威猛,在冷兵器時代,身體的強壯,無疑是士兵勇猛的一個優勢,又占據山川之險,易守難攻,北麵、西麵能輕易攻入南方,這也是曆史上,朝代更替,多是北朝滅南朝的原因。

    周朝起於岐山,秦朝起於渭川,晉朝司馬懿、唐朝李世民、北宋趙匡胤,元朝和清朝更不用說,而都城也大多選擇西麵和北方,原因是天子守國門,隻要鎮守在北麵,可震住國運,從兵家角度考慮也大有因素。

    而燕國,同樣具備秦國崛起的條件,它難免有燕山與戰國隔絕,西麵有雁門關阻擋匈奴,東麵是渤海,北麵是鮮卑少數部落,被長白山隔斷開,番外鄰邦,除了東胡,就是高句麗,接壤的兩個諸侯國,隻有趙國和齊國、中山國,不會成為眾矢之的。

    燕國傳到當前,已有六百年的曆史,是諸侯國中最長的一個諸侯,在東周剛建立的時候就分封了,如今燕國的版圖,在燕王噲未傳位之前,幾乎囊括了河北部和遼寧西南部,並兼有今山西省的東北角,國都是薊城。

    有五大郡,分別是上穀郡、漁陽郡、遼東郡、遼西郡、北平郡,如今國境被齊國占據了四分之三,瀕臨覆滅的邊緣。

    辰淩思考著,如果讓自己來治理,如何能快速恢複元氣,消滅齊國的軍隊,光複燕國呢?

    首先就是聲勢,一定不能讓齊國聯合諸侯國共同劃分燕國,必須把目標轉向秦國,讓秦國與東方諸侯硬拚,分散注意力,燕國才有機會反擊齊國,如果諸侯國落井下石,也出兵分燕,那就危險了。

    “第一步,由使臣率先公布燕國二公子已經回到燕國的消息,這樣一來,許多有分燕想法的人,多少會停了念頭,選擇靜觀其變,這時再聯合趙國,利用趙國壓製齊國的軍隊,逼迫齊軍退出遼東之地,這樣燕人趁機反抗,就能順勢逐出齊國的軍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