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戰論

第49章才女吹簫(1/2)

    洛語嫣臉上泛起一層柔和的光輝,宛如出塵的絕麗仙子,高貴而又美豔,開口說道:“今日小女子宴請各位名士賢者,王公權貴到此,除了跟諸位把酒言歡,暢談天下大勢,還要向諸位討教一番,有關史證的看法,或許諸位有所耳聞,小女子不才,願意以丹青之筆,篆刻戰國曆史,風土人情,對各國的正史、野史、市井傳言,希望經過篩選,以吾之見解,梳理諸侯王國的國命之線。”

    眾人聽到這,都心中一顫,傳聞是真的,這洛才女,竟然要抒寫曆史篇章,做曆史的撰寫人,何等的氣魄和誌向,連一些聖子都沒這樣做過。

    百家諸子,學究天人,也都是各作自己言論,對其它家褒貶點述,不著過多筆墨,比如老子撰寫《道德經》,孔子的《論語》,孟子的《墨經》,莊子的《逍遙遊》,鬼穀子的《縱橫捭闔術》,孫武的《孫子兵法》等等,都是自家經典。

    迄今為止,也隻有《左氏春秋》,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依據孔子曾編製過魯國曆史為綱要,加入了諸侯國的曆史。

    這也是眾人崇敬的原因,一個人要把各國的曆史收集起來,進行整編,必然要走遍各國各地,采風記錄,並且需要各國諸侯王室鼎力相助,才能完成如此恢弘的巨作。

    如果執筆者還要加入自己的家理解和點評,那麽作者的閱讀量相當龐大,對史書得相當渾厚的筆鋒,在這信息交流緩慢的年代,難度可想而知。

    辰淩聞言,心裏都非常佩服,他在二十一世紀,需要什麽資料,直接拷貝下來,任何朝代的信息都能瀏覽一些,但在這戰火紛飛的年代,交通匱乏,信息交流困難,走遍列國搜集資料,難度太大了。

    比如司馬遷的《史記》,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哪一部巨作,不是作者嘔心瀝血,窮極一生的精力和心血,才譜寫完成!

    “洛才女真乃奇才女子,舉世無雙,光憑此誌向,足以稱冠戰國紅顏了。”

    “其它才女玄女,不足以與洛姑娘相比……”

    眾人議論紛紛,很顯然,是這洛語嫣的粉絲,極力吹捧討好。

    這也因為洛語嫣走的是親民路線,像排名第一的玄女,很少在世間走動,見過他的人更是少有,除了一些諸子賢者、國君或者權貴大人物,普通人很少有機會見到,隻有上一次黃河泛濫,澹台清兒治水,解決水患,造福一方,猶如九天玄女,才是她的名氣更加深入民心。

    通過張儀、蘇秦口中傳出,這澹台清兒兵法、玄學、縱橫捭闔之術,深得鬼穀子真傳,學術在他們之上,誰能得其輔助,必能稱霸天下。

    而那楚非煙,不食人間煙火,是楚地有名的大才女,楚辭的倡導人之一,精通詩詞歌賦,音律樂器,一手琴藝,天下難有其匹敵,彷如世外天音,對春秋戰國的文辭與文學、各地古文古址古器都有較深的研究,名氣不比洛語嫣遜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