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青春

第405章新概念(2/2)

    “……下麵,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中國交運總公司總會計師慧百川慧總給我們做重要講話!”

    如潮水般的掌聲打斷了爾仁的胡思亂想,爾仁趕緊正襟危坐,認真聽慧百川慧總的講話。

    慧百川就是那個圓圓臉,像個慈祥長者的領導。隻見他對管鍾鳴謙讓著,意思是請管鍾鳴先講話,但管鍾鳴笑著堅持讓慧百川先說。慧百川隻好笑著開口說道:“行,那待會兒請管校長講話,我就先說說,權作拋磚引玉吧。”

    慧百川笑著說了一個開場白,之後,卻嚴肅起來,對全體學員講起了話:“同誌們,今天是我們中國交運公司財會幹部培訓班的開班典禮。公司芮總委托我來看看大家,給大家做下開班學習的動員。我想,今天我講兩方麵的問題:一是為什麽要辦這個財收幹訓班;二是提幾點希望。”

    台上的糜仕祥、加世傑、封國慶還有徐聞晨在認真記著筆記,台下的支淵、婁雙根也拿著筆記本記著慧百川的講話。爾仁見了,也趕緊拿出自己兜裏的筆記本和鋼筆,有樣學樣地做起了慧百川講話筆記。

    “我先來說說為什麽要辦這個財收幹訓班。”慧百川說著,

    “第一是改革開放的需要。可能有的同誌認為,這個題目是不是大了一點,這裏,我願意多談一點。眾所周知,我們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以貨運為主、長途客運為輔。也就是說,我們是通過實現物和人的位移,來實現我們的營收。這裏,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新名詞:物流。貨物的物,流動的流。”

    “物流?”底下的學員們聽到這個詞,感到很新鮮,不理解是什麽意思,開始竊竊私語。爾仁也鄭重地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下了這“物流”兩個字。

    “是的。‘物流’!”慧百川點點頭,繼續說道,“‘物流’這個詞,二十年代初出現於美國,發展壯大於五十年代的日本,我國則是1978年底從日本引進的概念。日本實行物資流通的合理化,是使流通環節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重要施策。日本是把流通分為商業流通(商流)和(物流)兩個互有聯係又相對獨立的範疇。把實物流通的物流和商流區別開來,力求物流的合理化是日本近三十年來經濟管理科學的一個新發展。但是,‘物流’這個概念雖然是新鮮的,物流卻是老早就有的,它是隨商品生產的出現而出現,隨商品生產的發展而發展,所以物流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的經濟活動。那到底什麽是物流?按書本上的意思,物流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設備,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準確的、及時的、安全的、保質保量的、門到門的合理化服務模式和先進的服務流程。用我的話來說,物流就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所以,從這個概念來看,我們的企業還是停留在粗放型經營的簡單運輸企業階段。而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國內已經有中外運、鐵路、郵政幾個大企業;國外的大型物流企業如DHL、FedEx、UPS、TNT和OCS也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經進入我國。現在,國家也在努力引導、推動我國各類企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型。就在本月份,中國物資經濟學會與中國物流研究會即將合並,組建中國物資流通學會。由物資部部長柳隨年同誌任會長,我們公司也是其中的會員單位之一。我想,作為在國家交通運輸業中占重要地位的我們中國交運公司來說,就必須緊盯國際水平,就必須做大做強,努力通過現代化的企業管理理念來提高我們公司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這,就必須首先需要一大批懂經營管理,財會業務技術出眾的財收幹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