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唐蘭的故事

第2章 我認了一個親娘(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晚上,母親將給我看八字的事同父親說了。父親很重視,倆人商量,“這件事萬萬不可讓外人知道!”

    給小孩子認親娘,不是件容易的事,你想認別人不一定答應你。有時認得不好打交道的親家,相罵打架收場的大有人在。

    還有,我當時已有9歲了,一般在家鄉小孩子認親娘親爺的時間大約在4一5歲左右。

    最後,家裏人商量,不管怎樣先物色個媒人再說。

    父母商量決定,堂兄老康哥哥去幫我尋找一個親爺,因為他在四鄰八鄉人緣麵廣。

    第二天我母親殺了一隻鴨,請老康哥哥過來吃中飯。

    母親同老康哥哥一邊喝酒,一邊將我的情況同他說了(我父親不喝酒)

    “侄兒子,請你過來商量一下,我們想幫你弟千山認個親娘,想麻煩你幫忙在外麵尋找一下,看有沒有適合的人選?”

    “千山怕有十來歲了?這個時候認親娘太晚了,沒必要。”

    “那個八字先生反複強調的,一定要認一個!”

    “你們就那麽相信八字?”

    “明擺著在那裏,不信不行!”

    酒足飯飽之後,母親說:“這件事情就拜托侄兒子你了啊!”

    “好,我盡力去尋找,找到就回你話!”老康哥哥臨走時回答說。

    後來,經老康哥哥介紹,家裏人讓我認到新康縣馬甲山的唐民中作親爺(幹爹)。

    母親還通過增福村外公那邊的親戚,打聽過親娘親爺兩口子的為人。打聽的結果是,親爺和親娘倆口子都很好打交道。

    新康縣和我們芙陽縣在壟上村、文家村交界,文家村過去是增福村,增福村過去就是馬甲山村了。

    擇了一個良辰吉日,爸媽帶著我在老康哥哥的陪同下去了馬甲山。母親從家裏捉了一隻大公雞讓我提著,她還用布袋裝了一升米、一升麥子和一升豆子。

    路過街上時我們順便買了一封鞭炮,四隻碗,一把筷子,還稱了兩斤肉。

    到了馬甲山,我發現親爺親娘麵向很和善,待人很熱情,他們客氣地將我們迎進堂屋,親爺一邊給父親和老康哥哥發煙,一邊和他們寒暄。

    親娘滿麵笑容,她端上碟子後趕忙給我們大家倒茶。

    大門口圍滿了看熱鬧的小朋友,男的女的都有,一個小孩攀著另一個小孩的肩膀,伸長脖子往裏張望。

    吃中飯了,親爺將他的父母、兄弟、嫂子和弟媳以及鄰居都叫過來吃飯,大家一邊喝酒一邊聊天,吃了飯後又喝茶,喝完茶後便開始進行認親儀式。

    堂屋裏神龕下麵的桌子上點起了香案和蠟燭,桌上還擺上我們從家裏帶來的麥子、豆子和穀子。杯子裏倒滿了酒和茶,還燒起了紙。

    老爺爺一邊嘴裏小聲念著,一邊將紙錢分開,並低頭彎腰作揖。完了之後將分開的紙錢放在火上全部燒了。

    親爺於是將我們捉去的那隻大公雞殺了,將雞血淋到燒著的紙錢上麵,他的嘴裏也小聲地念著。

    接下來,親爺就讓我一個人到桌邊去跪下,向著神龕磕三個響頭。

    然後,爺爺和親爺商量著給我取了一個名字,叫唐五良。

    接著,親爺領著我從爺爺奶奶到大大大娘、親爺親娘到滿滿滿娘一一拜了個遍。他們也一一給我封了紅包。

    然後,親爺把那些堂兄堂弟堂姐堂妹還有兩個親妹妹唐蘭和唐菊都叫過來,讓我們一一認識。

    這樣,我就成了這個唐氏家族中的一員了。於是,親爺就拿出鞭炮來點上,鞭炮聲在馬甲山上空回響。

    認親儀式完了之後,我們就準備回家。親娘一家人便將我們送出好遠,臨告別時,親娘遞給我一個藍色的書包。(回家發現書包中間有米有糖果,還有一支鋼筆,兩支鉛筆和幾個本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