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驚風密雨

第四十九回 察哈爾反清襲北京 周培公登壇行軍法(2/3)

    「七千騎兵若是生力軍,自可小有奏效,」圖海心裏盤算著雙方實力,「但如今卻還都在蒙古,數千裏行軍也要損耗實力。吳三桂若從雲貴調兵,即便未經訓練,依舊隻能旗鼓相當。**這人,奴才以為是指望不上的。昨日萬歲還說,接**奏摺,請朝廷與吳逆劃江而治。如此心地,求他參戰實難指望。臣以為東調贛浙之軍援湘,不失為上策。」

    康熙聽著大都難以指望,忽然回顧周培公,有點惱怒地問:「你自稱善敗將軍,有回天之力,為何一言不發?」此時明珠、熊賜履、索額圖一幹人已進來,見康熙臉色不善,嚇得都忙跪在一邊。

    「臣非不欲發言。」周培公忙叩首道,「此乃社稷安危關頭,容臣再細思一會兒。」

    康熙冷笑道:「好,你好生想著吧!朕卻已想定了,朕要親征嶽賜!」這話一出口,幾個人同時大吃一驚。索額圖膝行數步叩頭說道:「臣以為不可!京師重地,萬歲切不可遠離。吳三桂要劃江而治,顯然胸無大誌。主上輕出,萬一稍有失利,反而啟勤他北進中原之心,豈非——」「你住口!」康熙喝道,「朕寧為戰死皇帝,不為偏安之主!」

    明珠聽了,忙進前說道:「親征乃萬不得已之舉。今耿精忠已就範,尚之信與吳三桂也心懷異誌,賊勢江河日下,並不須主上親征。」熊賜履卻道:「吳三桂已是強弩之末,雙方久戰不下,萬歲親征,必大長我士氣。依臣之見,主上親征,是一舉成功之道!」一時間幾個大臣紛紛陳奏,各抒己見。正爭議間,何桂柱淋得水難兒般進來,捧上一封火漆文書,說道:「古北口方才遞進來的。因萬歲有特旨隨到隨送,所以連夜趕來……」

    「好,尼布爾必是發兵來援了!」康熙一邊拆封,一邊笑道,「朕就先帶這三千鐵騎,親臨江南,吳三桂——」說到此虛,他陡地停住,彷彿不相信自己眼睛似地揉了揉,拿信的手竟輕輕抖了起來。他失神地退回榻上,雙腿一軟坐了下來。

    上書房立時安靜下來,隻聽外邊淅淅瀝瀝的雨聲。良久,明珠終於忍不住問道:「萬歲,這……」

    「察哈爾王子叛變了,已將尼布爾囚……禁。」康熙吃力地說道,「乘我京師空虛,帶了一萬騎兵,竟要來偷襲!」不知是驚恐還是氣憤,他的聲音顫抖得厲害,咬著牙惡狠狠笑道:「好……都叛了……叛吧!」

    幾個大臣像挨了悶棍,一時都懵了,頭嗡嗡直響。圖海心裏也不禁狂跳:北京其實已是空城,這近在咫尺的大變如何應付?

    「萬歲,臣已想好,容臣啟奏!」周培公突然叩頭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