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隆皇帝——天步艱難

第十三回 邂逅逢賢臣詢邊情 慨淫佚索城束官箴(2/3)

    不知不覺間的一眾五人已轉悠到場東北角。比起西、南、東三麵櫛比鱗次環繞的館肆店堂,西邊的關張祠堂顯得又小又暗,矗在高高的點將臺上,和南邊一大片繁華嘈乳默默對峙。隱隱燈影之下,綽約看見黯黑的匾額上“目無魏吳”四個大字,將臺周沿今春生發的青草和去歲黃去的枯草糅雜一起,遠看去斑駁陸離,近看倒崢嶸茂密,仿佛在各自陳示多少代以來的滄桑春秋。也許因這廟祠帶著一般冷峻蒼涼之氣,古校場南邊都是熱火喧鬧的市廛,到北邊卻是又一種格調。一攤一攤的蘆棚都是帶字號的茶館,彈弦子說書的、說相聲演川調道情的、測字打卦、吞劍噴火、打莽式、踢鍾幡的,東一片西一片橫在將臺前麵。留連之間,這邊唱那邊說,令人耳不暇聞。忽然,西北上一片聲鼓掌喝彩,傅恒張眼瞭望,燈火闌珊虛圍了好大一片場子,場中間蹄鈴悅耳,一匹馬繞場奔馳,馬上一個女子單足踏背雙臂翼張,走馬燈般在場裏旋轉——原來是一夥走江湖賣藝的正耍馬戲。傅恒笑著向身後幾個人招手道:“瞧瞧去!”金輝幾個正往一個茶棚走,聽見了忙踅身過來。

    圈裏的馬還在繞場疾馳。此時走近看得真切,是一老兩少三個蒙古裝束的男子看護場子。旁邊架子上掛著馬刀弓箭長矛套繩等類物什。繞場一圈灰線,界定圍觀人眾,挨近圈子的人都盤膝坐觀,三尺寬的馬道內圈在地下釘著胳臂粗的木樁,頂端離地不足二尺,卻不知做什麽使的。再看那馬上姑娘,也是蒙古裝束,牛皮馬靴水紅滾黑邊袍子,在馬上時而倒立劈叉,時而鷂子翻身,單手支鞍平身旋轉……竟比尋常賣雜耍的平地獻藝還顯得穩當。人們都看得呆了。那女子正在馬上金難獨立,突然一個失手,倒栽蔥跌落直下,本來就手心捏得滿把是汗的觀眾不禁“啊”的一聲驚呼!傅恒的心也不由猛地一繄,不及出聲,驚悸間隻見女子右足蹬鐙,左足勾鞍,一手抓鬃,一手順架扯過架上弓箭,竟是鐙裏藏身,挽弓搭箭,也難以看清她什麽手法,隻那箭一枝枝倏然射出,繞場三周,十幾根樁子頂端已是各釘上了一枝!

    “好!好!好!”

    看演馬的人起先驚愣了,驚傻了,此時才回過神來,立即便是一陣轟然喝彩。銅哥兒製錢雨點般飛扔到場中。傅恒金輝都是常在校場巡閱點校觀摩比武的人,箭是這樣射法已是聞所未聞;這樣的準頭——周匝是膂擁不堪的人,無論哪一箭略有閃失得了?——又是暗夜燈下飛馬射出,如此驚人的膽量藝業真個匪夷所思,不禁也心下駭然。金輝湊在傅恒耳邊問道:“別是幻衍,變戲法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