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嫡/舊時燕飛帝王家

第3章(1/3)

    第 3 章

    A-

    A 

    總管太監連瞧都未瞧尉遲瑞一眼,直接問道:「哪一位是飛燕小姐?」

    賢哥兒早就耐不住火氣,騰地站起身來:「憑什麽要我的堂姐過府?難道鮮卑出身的,就不懂得男女大防的禮數嗎?」

    尉遲瑞大張著嘴巴,恨不得一口吞了兒子——小祖宗!哪壺水燙提起哪壺啊!

    說起這大齊的新帝出身,那是一門說不得的密宗。

    新帝霍允本是大梁新野守將,祖上乃是鮮卑部落的一個小族長,本姓拔列,他這一裔遷往漢地時,大都改了「梁」這個漢姓。

    不過霍允的父親為了顯示對梁帝的忠誠,避了諱忌,改姓「霍」,又娶了漢族女子為妻。到了霍允這代。也效仿父親沒有娶同族女子,而是娶了當地漢族豪強沈家之女為妻,算是又融進了些漢族血脈,誕下三兒二女。

    霍姓的原祖乃是周文王一脈,霍家特意選取了這樣的姓氏,便可看出對於漢族文化是推崇備至。

    新帝受漢化已久,雖然挺鼻深眸卻向來以漢人自居,對於異族出身頗多忌諱,還命令了自己先前的門客編纂了一本所謂霍氏族譜,祖上的淵源直達遠古洪荒,與炎帝並肩犁田,同黃帝疏導黃洪,薑尚釣魚時,幫著提過魚簍……總之歷朝的先賢身旁都有霍氏一脈的身影。

    這本閃瞎人眼的族譜編擬完畢後,有人敢要妄議霍氏皇族血脈便是要掉頭的死罪。

    果然那總管聞言,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直瞪著賢哥兒便要發難。

    飛燕見狀連忙走到了院子,朝著那總管太監施禮道:「奴家便是尉遲飛燕,既然驍王有令,飛燕定當竭力不負驍王厚望,奴家的堂弟年幼妄言,還請總管不與他一般計較。」說完又深深地福了一禮。

    那總管受命,自然是要先把主子的第一交代做得穩妥,見尉遲飛燕點頭答應入府,便狠狠瞪了賢哥兒一眼,又請飛燕帶著婢女鴛鴦上了馬車,一路向驍王府駛去。

    在馬車之上,鴛鴦急得要開口詢問,可是隻見小姐伸出長指抵住了嘴唇,又指了指車外,示意車外有耳,噤聲不要言語,主僕二人便是一路靜默無語地坐在車中,感受著車輪碾過石板時的上下起伏……

    驍王府是昔日定國侯的府宅,尉遲飛燕年幼時,父親曾經帶著她到定國侯府上做客,與定國侯的女兒隆珍小姐玩耍。

    如今府門的石獅依然高大威猛,號稱京城裏最奢華的府院貴氣未減,路過花園時,她與隆珍兒時種下的櫻桃樹上已經是紅纓點點,可是昔日的閨中密友卻不知已經流落何方……

    飛燕來不及唏噓感慨,就被王府魏總管引入了府裏的後花園。

    婢女鴛鴦在入府的時候便擋在了門房那裏不得入內。

    尉遲飛燕半垂眼眸跟在魏總管的身後,亦步亦趨地來到了一處幽靜的書房門口。

    推開房門,尉遲飛燕一眼便看到那坐在桌旁手持長卷的身影,與那日長街一身銀甲的戎裝不同,這次驍王身著一件白色長衫,衣袖寬擺,黑色的頭髮用白玉紗冠束在頭頂,俊美的相貌被襯托得平添了幾分文氣。

    不知情由的乍一看,還真是一副溫文爾雅的翩翩書生氣質。

    可是飛燕卻心知肚明,眼前這個二十三歲的男子是個怎樣吃肉不吐骨頭的狠厲角色。

    當初霍允造反,躊躇不定。當時年方十七的霍尊霆卻是把脈時機,看準了大梁正對抗各路起義的義軍後方疲乏之際,屢次勸說父親無果之下,竟然趁著梁帝的大太子視察邊防之際,暗中斬了太子頭顱,又將醉酒的父親移到了鮮血橫流的太子房中,與那沒了頭顱的太子擺在了一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