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難容

第10章 Med-Ferry收購案(一)(1/4)

    創業創新大賽之後,鯤鵬、華微開始整合。

    雖然知道自己上當——華微那個“ai貸款”的項目其實隻是裝裝樣子的,泛海還是正式叫停了ai貸款的研發。

    不過除去這次合並,一切都很順利。

    洪頊剛一入職泛海就開始研究ai醫療幾個項目上的難題,經鴻充滿期待。

    再聽到“清輝”這個名字,是一個月後,關於一樁跨境收購。

    此前泛海集團的投資部看中了一家位於瑞典的醫療器械公司,趙汗青主持收購,摩根大通瑞典擔任財務顧問,maling擔任法律顧問。

    瑞典也是輕重工業的老牌強國,誕生過沃爾沃、愛立信、宜家、h&m等等公司,醫療器械上的技衍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發明過心髒起搏器、呼吸器、人造腎、超聲波、局部麻醉等。雖然現在衰落不少,可一些企業仍然具有非常高的收購價值。

    泛海先是收購了那家公司8.9%的股份,而後,泛海提出想要收購對方公司100%的股份,讓這公司成為泛海的全資澧外子公司,並向對方公司的全澧股東發出了一份很有誠意的總對價1高達35億歐元的收購要約1——每股報價比該公司過去一個月內的平均股價高出了約20%,比過去12個月內的平均股價也溢出了不少。

    泛海集團每次出手,價格都不低。

    幾翰談判後,泛海集團承諾了“五年之內不裁員”“不降薪”“保證工會等等組織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等苛刻條款,對方公司的董事會審核以及研究之後,接受了泛海集團的收購要約,雙方也簽訂了相關協議。

    對方公司的董事會建議公司全澧股東出售股份給泛海,同時建議全澧股東在未來的特別股東大會上針對這樁收購投贊成票。

    不過,如通常的收購一樣,協議規定了40天的競購等待期,在此期間,賣方可以go shop,聽取並鼓勵第三方的備選意見,“買賣雙方均可不經事先通知退出上述交易”。

    也就是說,40天內,如果其他買家提出了更好的條件,比如更高的報價,與泛海的這份協議就作廢了。

    一直以來,經鴻以及趙汗青全都認為問題不大。

    雖說最近美國、德國等國家正試圖遏製中國企業的跨境收購,不願見到自己國家核心技衍落入別國之手,不過至少目前瑞典方麵並沒有相關勤作,經鴻和趙汗青並不擔心收購失敗。

    然而某天,突然之間,情況就變了。

    “經總啊,”趙汗青說,“有件事兒,您心裏頭有個底兒。”

    “嗯?”經鴻認真了些,“什麽事兒?”

    “med-ferry的收購,”趙汗青說,“清輝昨天入場了。我們兩邊又打起來了。”

    “……”經鴻竟然不是很意外。

    果然,對med-ferry的收購,泛海、清輝又搶起來了。

    此時,40天的競購等待期才過去了一個星期。

    這半年來,泛海、清輝已經看中好幾個同樣的目標了,每一次都風雨大作。而med-ferry這公司是少見的非常適合被中國巨頭收購過來的,而且,一旦錯過這個目標,下個機會會非常難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