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難容

第8章 鯤鵬、華微合並案(六)(1/4)

    創業大賽的賽場上,與周昶同坐評委席,驀地,經鴻就回想起了他第一次見到周昶的那一天。

    是在類似的場合下。

    經鴻一直不大跟圈子裏的“企二代”混在一塊兒。一是因為泛海集團一直都是互聯網的巨頭企業,與其他的那些公司其實不在同一水平,他就算沒有任何社交,其他人也會敬他三分懼他三分;二是因為科技公司的老總們基本都是理工出身,不大喜歡燈紅酒綠,而兒女們受家庭影響大多行事也比較低調;三是因為經鴻自己也不喜歡抽煙喝酒飆車泡妞,他覺得這種原始層麵的快-感非常無聊。

    他隻喜歡贏。

    從全北京最好的小學,到全中國最好的中學,而且還是全國招生的實驗班,再到全世界最好的大學。

    但贏得多了,其實也有一點兒麻木。

    見到周昶,是在一次全美高校商業方麵的比賽上。

    經鴻專業是計算機,不過畢業後,經鴻讀了斯坦福mba與cs的聯合學位——不少大學有這樣的聯合項目。名校的mba通常需要至少兩年工作經驗,於是經鴻當時既申了這個,又申了單獨的cs,覺得mba能讀就一起讀,不能讀也就不讀了。

    不過因為經鴻父親是經海平,經鴻本人是it巨頭泛海集團的接班者,而世界名校的商學院最最注重人脈資源,“泛海集團的繼承人是gsb的校友”這件事兒對校友網的建設無疑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經鴻的學校、排名、實習經歷、獲獎經歷、推薦信等又全部是數一數二的,足以證明他的出色,他被錄取了。三年之後,經鴻又將cs的ms轉成了phd(博士),這是後話。

    總之,因為同時修mba,經鴻參加了那個全美高校商業方麵的大賽。

    由於課上一貫表現,經鴻還是團隊的leader,即使他隻是外國人而且英語並非母語。

    半決賽上,經鴻率領的斯坦福撞上了他們學校的“宿敵”——同在灣區的另一所名校,uc berkele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伯克利的商學院也在全美的前麵幾位,但與top 1的斯坦福以及哈佛有一定差距。uc berkeley最強的專業是物理、化學、計算機、電子工程、社會學、歷史學等等等等。

    當對麵學校出場的時候,經鴻非常驚訝地發現,對麵學校那個leader竟然也是中國人!對方長著一張東亞麵孔,而經鴻呢,在美國待了幾年,一眼就能分辨出來一張臉孔是abc的、是日本人的、是韓國人的,還是自己同胞的。

    對麵的leader明顯是同胞。而且身材高大、氣場昏人,一雙眼睛清清亮亮,像深潭。

    那個大賽注重的是執行過程,半決賽的內容是“sell cupcakes”,賣小蛋糕。

    每個團隊會被分配數小時的銷售時間,最後比利潤。

    大賽提供兩個方案供兩支團隊做選擇,一個是高端蛋糕,在高端商場進行售賣,本次大賽的組委會提供更好的烘焙師與更好的製作材料,最終蛋糕的發售價可以定在4美元,而成本是2美元,也就是說比較精致。第二個是低端蛋糕,在低端商場進行售賣,本次大賽的組委會提供普通的烘焙師與普通的製作工具,最終蛋糕的發售價隻能定在2美元,而成本是1美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