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我是專業的[快穿]

第91節(1/3)

    開支。

    大刀闊斧的改革讓官場呈現出嶄新的麵貌,官員兢兢業業做實事,就怕自己通不過任期考核被擼了官。好處也不是沒有的,那些認真做事的人有了更多向上爬的機會。

    次年草原蠻夷聯合黎國周邊兩個小國來犯,妄圖踐踏黎國的土地。邊關重燃戰火,連續打了一個月,戰事呈現膠著狀態。朝中大臣也分為了主和派與主戰派,主和派希望能夠停止戰爭,派人去與蠻夷談判。主戰派主張以戰止戰,這一仗非打不可,定要給蠻夷一個狠狠的教訓。

    寧夏是偏向主戰派的。草原蠻夷這幾年一直在黎國邊境出沒,製造點不大不小的事端來試探黎國的底線。這次更是攛掇黎國周邊小國發動戰爭,想要從黎國獲得好處。

    這種行為要是被容忍了一次,下次他們隻會更加過分,想要得到的更多。靠犧牲自己國家的利益換來的短暫歇戰長久不了,想要一絕後患,隻有打得他們怕了才會長記性,知道黎國並不是可以任由他們捏的軟柿子。

    主和派的大臣一再勸,勸寧夏三思而後行。那草原蠻族崇尚武力,個個身手矯健。而且草原很大,氣候又複雜,黎國的士兵並不擅長草原作戰。

    最主要是這仗一打起來持續時間長,沒幾個月結束不了。要是雙方僵持不下,這拖個幾年也是有可能的。耗費錢財不說,這飽受戰火紛飛的百姓可怎麽辦?

    他們苦口婆心勸了許久,寧夏就是不為所動。這些個大臣私底下還找到周沿,讓周沿曲線救國找到太後那兒,說動太後出馬去規勸皇上。

    周沿不緊不慢飲了口熱茶,招呼歎聲歎氣的幾位大臣坐下,這才開口道:“陛下什麽時候做過沒有把握的事?你們就把心擱到肚子裏,相信陛下錯不了的。”

    這幾個大臣還要說話,見周沿一臉“你愛說啥說啥,反正我不聽”的表情,他們喉頭一哽,又唉聲歎氣地結伴各回各家了。

    在寧夏下令繼續迎戰的時候,主和派的大臣絕望到麻木,恨不能撞柱來表達自己勸誡的決心。也就過了十天,邊關傳來戰報說蠻夷退兵了。那兩個被攛掇著一起來攻打黎國的小國退回了自己國家,派出使者想與黎國談判講和。

    這簡直是意外之喜,主和派的大臣非常高興,又勸寧夏和為貴,趁這機會平息戰亂吧。寧夏聽了嗎?她當然沒聽,隻管讓人繼續打。

    又過了不到五天,那兩個小國半個都城被炸毀了。百姓怨聲載道,暴起將他們國家的王上捆了送到黎國軍隊跟前,希望換取黎國的停戰。他們國家本來就小,實在經不起戰爭帶來的損耗。

    當初王上答應與蠻族聯手對黎國發起進攻的時候就有不少臣子反對,說自己國家禁受不住戰爭。王上聽不進去勸誡,執意要跟著蠻族打仗。如今蠻族倒是退到草原了,他們就成了戰爭的犧牲品,被迫承受黎國的怒火。

    這次寧夏接受了他們求和的意願,沒什麽可談判的,那兩個小國自願屈服於黎國,願做黎國的附屬國。到了月底,黎國的軍隊打到草原上了。

    生活在草原的蠻族以為黎國軍隊不敢涉足草原的,不想這麽快就追到了自家門口。他們猜想舟車勞頓之下,黎國的軍隊肯定疲累不堪,戰鬥力大大下降,便想等到天色黑了後去偷襲。

    他們剛在帳篷中製定完晚上作戰的計劃,就聽外麵轟的一聲巨響,跟一道雷劈下來了似的,地麵都在震動。趕緊出了帳篷去看,就見著他們草原的勇士正在慌亂逃命,一個黎國兵都沒見著。

    “敵人呢?到底怎麽回事?”被問到的草原人慌慌張張地指了指身後,麵色驚恐:“不知道啊,反正死了好多人,王上還是快些離開這個地方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