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九七三章 薩摩(1/3)

    崇禎十四年九月初一清晨,楊振與樂麥阿的聯合艦隊大小百餘艘戰船,在鹿兒島灣入口處的烽煙中,順利衝入灣內。

    當日中午,聯合艦隊以戰列線戰術,一輪集中炮擊,就摧毀了薩摩藩設在灣內櫻島上的炮台,占領了這個與鹿兒島城遙相呼應的軍事重地。

    包括停泊在櫻島以北海灣內來不及逃走也來不及毀掉的薩摩藩大批水軍船隻,也落入了聯合艦隊之手。

    受命駐守櫻島的薩摩藩島津家家老島津久通,打也打不過,逃也逃不掉,又沒勇氣立刻切腹,最後帶著數百名駐守櫻島的鐵炮足輕繳械,一起成為了聯合艦隊的俘虜。

    有點急於跟薩摩藩島津家達成條約的樂麥阿,並沒有處決島津久通,而是將自己擬定的割取大隅列島與甑島列島的條件寫成了一紙條約,交給了島津久通,當日傍晚讓其帶回了鹿兒島城。

    然而,島津久通乘船過海返回鹿兒島城之後,音訊全無。

    於是九月初二上午,普羅文查號、熱蘭遮號、安東尼號、阿德裏安娜號、普特曼森號以及瀛洲號,六艘巨型戰艦一起出動,以與海岸平行的姿態巡航炮擊。

    六艘巨型戰艦上麵,除了瀛洲號僅有三十門重型艦炮即大明所謂紅夷重炮之外,其他每一艘上同一量級的重型艦炮都在六十門以上。

    樂麥阿的旗艦阿德裏安娜號的兩層火炮甲板上,更是配備了八十門重型艦炮。

    六艘巨型風帆戰艦上的重炮數量,累計達到了三百五十門之多。

    隻三輪齊射,就將鹿兒島城外沿海設置的幾處國崩炮台盡數擊毀。

    同時也將聞訊沿海布防,準備反擊登陸者的薩摩藩大批武士和鐵炮足輕們炸得七零八落,鹿兒島城下町圍城而居的倭人更是四散奔逃。

    而失去了鹿兒島城外沿海的全部炮台之後,薩摩藩部署在鹿兒島城外的大批武士以及由他們指揮的數千鐵炮足輕、薙刀足輕們沒有了憑借,又硬抗了幾輪炮擊後,一聲呼哨,撤回了鹿兒島城。

    此時,在島津氏依山臨海呈階梯式布局的鹿兒島山城之上,仍有不少炮台。

    隻不過被倭人仿造並命名為國崩的青銅佛郎機子母炮,射速雖然占優,但是其實心彈丸偏小,即使居高臨下射程有所增加,但對遊弋海上的戰船威脅不大。

    等到當日下午,鹿兒島山城的外圍工事三之丸城牆受損嚴重,守禦三之丸的大批人馬退守二之丸。

    到了此時,二之丸上的國崩炮台等石火矢射出的實心彈,就已經對遊弋海上的戰船無能為力了。

    為了節省重炮的彈藥,當天傍晚時分,荷人艦隊的重炮停止炮擊。

    與此相應的是,荷人艦隊的火槍手以及楊振船隊的火槍手和擲彈兵們,紛紛乘坐小船靠岸登陸。

    麵對退守二之丸嚴陣以待的薩摩藩大批武士與鐵炮足輕,踏上鹿兒島城下町海岸的荷人火槍手和楊振所部火槍手以及擲彈兵們,並沒有選擇攻城,而是一左一右,兵分兩路衝向了早已陷入混亂的城下町。

    薩摩藩是個大藩,鹿兒島城是薩摩藩的藩廳所在,城下町的麵積也大,人口眾多。

    加上薩摩藩此前也是靠貿易起家,城下町多有武士家族、匠人、商戶等人聚集居住,十分繁華。

    雖然戰事突起已經兩天,有一些商販已經聞風逃離,但是仍有相當多的藩廳武士眷屬以及匠人商民關門閉戶躲在家中。

    等到湯瑪士佩德爾以及其他荷人軍官帶著凶神惡煞的紅毛鬼火槍手、烏番奴火槍說登岸,他們的末日立刻就降臨了。

    當然,李祿、張國淦、張天寶他們所率領的火槍手、擲彈兵將近三千人,也都不是善茬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